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1—24課)實用教學簡案

21 狐假虎威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1—24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字8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會寫10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體會寓意。

4、練習分角色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分角色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學難點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讓學生明白只有自己有本事才能在別人面前樹立威風,不能假借別人的威風來炫耀自己。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老虎和狐狸的圖片,提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動物?

2、老虎和狐狸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

3、板書課題,領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指導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認識課題中的生字。(假、威)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字的讀音。

3、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幾遍,讀誰字音,讀通句子。

4、同桌互讀,正音。

5、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要求會認的17個生字,反覆拼讀,讀誰翹舌音和後鼻韻母。

6、抽生認讀。口頭組詞。

7、認識兩個多音字“轉”“悶”並組詞。

8、學習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

(1)課件出示8個生字,學生自由認讀。

(2)抽生認讀,正音,組詞。

(3)找出文中帶生字的詞語反覆認讀。

(4)觀察字形,識記生字。

(5)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教師範寫,學生書空。重點指導:“食”“神”“爪”“豬”。

(7)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抽生分段朗讀課文。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3、學習第1自然段,自由朗讀,思考:

你覺得老虎和狐狸誰更厲害呢?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讀讀畫畫。

4、齊讀第2—5自然段,畫出狐狸說的話,想想應該怎麼讀?試著讀一讀。

抓住“骨碌碌一轉”“扯”來體會。

5、想象狐狸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什麼動作和表情。

6、找出老虎說的話讀一讀,抓住“一愣”“矇住”“鬆開”來體會。

7、指導學生分角色來朗讀狐狸和老虎說的話,加上動作,想象它們的神態。

8、結合課文插圖學習6—8自然段。    

(1)默讀6—8自然段,邊讀邊想: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獸的表情怎樣?          狐狸:搖頭擺尾、神氣活現 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野獸:撒腿就跑    

(2)熟讀6—8自然段,體會老虎、狐狸和野獸的不同表現。

9、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想一想:這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假:借的意思) 

(2)後來人們就把藉助別人的威風來欺壓人的這種行為叫做“狐假虎威”。只有自己有本事才能在別人面前樹立威風,不能假借別人的威風來炫耀自己。  

10、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

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這個故事。

22 狐狸分奶酪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1—24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麼事,能對狐狸的做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讓學生明白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上一篇課文我們學習了“狐假虎威”的故事,你覺得狐狸是什麼樣兒 的呢?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與狐狸有關的課文《狐狸分奶酪》。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語

1、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出自然段序號,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3、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狐狸幹了什麼事?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

4、本文講的是狐狸和誰的故事?

5、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學生反覆認讀。

6、抽生認讀,正音。讀準“倆”“剩”“整”“嚷”的讀音。

7、給生字口頭組詞。

8、出示詞語,通過多種方式認讀。

9、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抽生回答並解答。

10、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學生拼讀。

(2)抽生認讀,開火車讀,分男女讀,分組讀,齊讀。

(3)學習帶生字的詞語。

(4)指導學生觀察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師範寫生字,學生書空。注意生字的筆順、結構和筆畫等。

重點指導:“奶”“急”“第”。

(6)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齊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1、邊讀邊想: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一隻狐狸用伎倆騙取小熊哥倆撿來的奶酪的故事。)

2、抽生朗讀第1自然段,其餘思考回答:故事的開頭寫了什麼?

(小熊機哥倆撿到一塊奶酪,不知道怎麼分。)

3、學習第2—10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2—10自然段,你認為狐狸和小熊哥倆性格怎麼樣?從文中哪裡楞以看出來?畫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2)指導學生了解狐狸和小熊的性格特點。

(3)再讀一讀狐狸分奶酪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狐狸是怎樣分的。

4、抽生朗讀第11自然段,小組討論: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樣分奶酪?

5、讀完這個故事,你受到什麼啟示?

(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只有互相團結,懂得謙讓,才不會上了壞人的當。)

三、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3 紙船和風箏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1—24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區分同音字“漂”與“飄”的用法。

3、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4、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認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難點

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悟,並積累好詞好句。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奔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紙船和風箏”。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想一想:紙船和風箏之間有什麼聯繫?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從本課起,全文沒有注音了,遇到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請教老師或同學。

2、自由朗讀課文,讀誰字音,讀通句子。

3、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認的帶拼音的11個生字,自由朗讀。

4、指導學生讀好後鼻韻母“箏”“幸”和整體認讀音節“願”的讀音。

5、給生字口頭組詞。

6、抽生認讀生字,正音。區別“飄”“漂”。

7、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朗讀。

8、學習要求會寫的生字。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拼讀。

(2)指導學生讀好翹舌音的字:“折”“紙”“張”“祝”“抓”和多音字“扎”。

(3)在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反覆朗讀。

(4)抽生認讀詞語。

(5)指導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自己打算怎麼記住這些字。

(6)教師範寫生字,學生書空。重點指導:“紙”“祝”。

(7)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序號。

2、自由朗讀課文,抽生分段朗讀。

3、想一想:你從文中知道了些什麼?

課件出示填空題: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 )讓他們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 ),他們都很( )。後來,在( )的幫助下,他們( )。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抽生分段朗讀課文。

二、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出示課本上的插圖一和插圖二,用自己的話說說松鼠和小熊分別在幹什麼。

2、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1)松鼠和小熊是通過什麼相互認識、建立友情的?

(2)後來他們吵架了,又是通過什麼和好的?

3、默讀課文第1—6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並回答:

(1)紙船和風箏是怎樣使他們成為好朋友的?

(2)小熊收到紙船後開心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3)小熊、松鼠為什麼樂壞了?

(不僅收到了一份小禮物,還收到了一份祝福,更重要的是交到了一個好朋友。)

(4)反覆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哪個詞語用得好?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樂壞了”。

(6)積累關於高興的四字詞語。

4、自由朗讀課文第7—11自然段。

(1)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們知道了些什麼?

(2)讀完後,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3)指導朗讀,把這種想和好但又不好意思的情感讀出來。

(4)最後誰再也忍不住了?

(5)小熊收到紙船了嗎?你從哪裡看出來?

(6)想一想:當松鼠看到這一隻只紙船會怎麼做呢?

(7)你想對松鼠和小熊說些什麼?

三、總結拓展

1、紙船和風箏帶著祝福,帶著問候,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當我們的友誼和感情出現“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2、當你和你的好朋友因為一些小事鬧彆扭的時候,你該怎麼做呢?

24 風娃娃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1—24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說說風在生活中還能做什麼。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4、能根據所給提示,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詞語。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難點

1、能根據所給提示,講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自然現象,比如:風、雲、雷、電、雨、雪、霧等等,你最喜歡什麼呢?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與風有關。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下風娃娃,你知道哪些關於風娃娃的知識?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3、出示要求會認的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自由拼讀。

4、採用多種方式識字。

5、抽生認讀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6、給生字口頭組詞,找出課文中的詞語讀一讀。

7、出示本文要求會寫的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8、指導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自己用什麼辦法記住這些字。

9、在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反覆朗讀,抽生認讀。

10、教師範寫生字,學生書空。重點指導:“場”“傷”。

11、學生描紅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三、再讀課文,瞭解故事內容

1、大聲朗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文中的風娃娃是個怎樣的娃娃?

2、思考回答: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壞事?找出來讀一讀。

3、小組討論:

(1)風娃娃去了哪些地方,分別做了什麼事?

(2)風娃娃為什麼想幫助人們做事?為什麼會好心辦壞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幫助過別人做什麼事沒有?在得到你的幫助後,別人會對你說些什麼呢?

3、可是文中的風娃娃熱心地幫助人們做了許多好事,為什麼他既得到了人們的感謝,又受到人們的責怪呢?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喜歡文中的風娃娃嗎?跟同桌說說理由。

2、抽生說說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

(1)吹轉了大風車 (2)吹動了帆船 (3)吹跑了風箏

(4)吹跑了衣服、折斷了小樹  

3、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心情怎麼樣?你體會到什麼?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4、風娃娃做了什麼事受到人們的責怪?風娃娃聽了是怎樣想的?讀一讀。

5、討論:風娃娃熱心地幫助人們做事,為什麼受到人們的責怪呢?體會風娃娃的心情,練習感情朗讀。

6、從文中找到理由,畫出重點詞句,反覆朗讀體會。

7、自由發言: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像風娃娃一樣出於好心卻辦了壞事的情況呢?現在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三、總結延伸

1、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2、熱心的風娃娃還會去哪裡,還會幫助人們做一些什麼事?

3、生活中還有哪些風?風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