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而精明:武松為兄復仇殺人後,為何要自首,且能獲寬大?


果斷而精明:武松為兄復仇殺人後,為何要自首,且能獲寬大?

《水滸傳》中,潘金蓮因經不起大土豪西門慶的撩撥,幹出有違婦德的通姦之事,且一發不可收拾,後被武大郎捉姦在床。因忌憚武大郎將通姦之事告訴武松,在王婆的挑唆下,二人配合毒死了武大郎。後來,武松為給兄長報仇,親手殺掉西門慶、潘金蓮、王婆三人,結果並末殺人償命,僅僅是刺配流放。這是為何呢?

因為武松復仇是經過精心策劃,掌握有充分證據和證詞,屬於有理有節的抗擊,讓官府也無話可說。且聽小編與你慢慢道來。


果斷而精明:武松為兄復仇殺人後,為何要自首,且能獲寬大?

老水滸劇照 西門慶勾搭潘金蓮

武松出差回到陽穀縣知曉兄長武大郎死亡之後,先找到鄆哥瞭解情況,之後又找了何九找到了證據,反應就是通過正常的司法程序來解決問題,也就是向縣衙起訴。

作為一個公職人員,武松的這個選擇是非常理性而且冷靜的,因為他沒有首先去直接起訴,而是先找相關的人去了解情況,獲取證據,然後再拿著證據去起訴,要求知縣傳喚並審查主要的嫌疑人西門慶和潘金蓮。這些操作都是很專業的,說明他之前可能參與過辦案,是瞭解相關程序的。

果斷而精明:武松為兄復仇殺人後,為何要自首,且能獲寬大?

但是,因為知縣收受西門慶的銀子,也就是賄賂,所以枉法裁判,認為這個案子證據不足以給西門慶和潘金蓮定罪。

其實從現在的角度看,當時武松拿到的證據,只有何九保留下來的武大郎的一點遺骨能夠證明是被毒死的,但並沒有其它證據能夠證明毒藥是西門慶和潘金蓮買來的,並且直接毒死潘金蓮。要獲得更多的證據,在當時的條件下來說,其實也不太現實,因為藥鋪是西門慶家開的,毒藥是西門慶買的,所以要獲得更多證據,都必須得到西門慶和潘金蓮兩個人的配合,沒有知縣的命令,

武松是沒有這個權限直接搜查西門慶家的藥鋪的。

果斷而精明:武松為兄復仇殺人後,為何要自首,且能獲寬大?

水滸劇照 武松找驗戶官何九蒐集證劇

在知縣拒絕受理之後,武松是否能夠以其它方式來繼續申訴呢?

那就只有向知縣的上級主管單位知府去申訴,並且再要起訴,就要把知縣也列為被告。因為知縣拒絕受理的理由是證據不足,但卻並沒有重視已經出現的武大郎是被毒死的這個證據,這說明知縣至少是存在瀆職的情況,嚴重一點當然就有可能是受賄。而武松如果選擇向上申訴,只有先證明武大郎是被害死的,才能啟動後面的調查程序,這需要更多的條件,也就是證據。而武松同樣沒有能力獲得更充分的證據。

武松在申訴無門之後,沒有繼續蒐集證據去向知縣的上級單位去申訴,而是選擇了直接復仇。但他復仇的操作,同樣非常專業,很冷靜,也很理性,整個過程可以說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盤算的。

首先,派人將潘金蓮關在家裡,無法向西門慶通報消息。

然後,

以請吃飯何九的名義請來何九、王婆等人,在他家裡直接獲取口供。在他的威逼之下,王婆和潘金蓮就開始相互咬,基本上就形成了比較可靠的口供,而且武松讓人記錄下來,並由王婆和潘金蓮按手印畫押。這都是符合程序的操作。

接著,武先殺了王婆,接著又殺了潘金蓮,為武大郎報仇。

最後,武松又到獅子樓去找到西門慶,鬥殺西門慶,將害死武大郎的三個主要責任人都殺死,算是為武大郎完全報了仇。

但完成復仇之後,武松並沒有聽取鄉親們的勸告而逃走,而是拿著他獲得的證據和口供,再次到了陽穀縣衙,向知縣投案自首去。這意味著什麼呢?

果斷而精明:武松為兄復仇殺人後,為何要自首,且能獲寬大?

這就是說,他這一系列操作都是經過精心考慮和設計的,並且很理性的考慮了後果,他為兄報仇殺人是犯法了,但他這是報仇。雖然宋朝已經不主張直接的血親復仇,但在具體案件的處理上,還是屬於可以從輕的理由。所以,武松就是去爭取一個相對較輕的處理結果。

這一次,知縣的處理算是比較正常公道,並沒有重判武松,而是選擇從輕發落,刺配孟州。這就意味著,知縣實際上承認了武松為兄報仇殺人的正當性,也就等於間接承認武大郎確實是被西門慶、潘金蓮和王婆合謀害死的。

綜上可見,武松在整個復仇過程中的行事風格是非常冷靜、理性,也敢作敢當,體現出武松粗中有細,果敢而精明,光明磊落的英雄氣概。

相比之下,宋江殺死閻婆惜雖然是失手殺人,但卻並沒有可以從輕的理由,只能是靠家裡人行賄,才能得到刺配江州的判決,否則抵罪處死的可能性極大。從這個事例可看出,宋江處理緊急情況時城府不夠、辦事毛躁(當時情形下,宋江完全可以佯裝答應閻婆惜所提條件,先穩住她,找機會盜走招文袋,再借刀殺掉婦人,以絕後患。完全沒必要,與婦人作無謂的爭執)。兩相對比,武松確屬梁山泊難得的,能幹大事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