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楊志、武松,水滸英雄的故事都因酒而展開

故事因為酒而展開,這樣的例子在《水滸傳》全書中還有很多,比如說,潯陽樓宋江吟反詩,也是一個絕好的例子。那宋江的人品,不說大家也是清楚的,他其實並不想造反的,一心只想做一個順民,在沒上梁山之前,他就想通過仕途來出人頭地,所以才會在衙門當差的,而就算在加入梁山之後,他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這個理想,所以,一有機會招安,他就馬上向朝廷投誠了。既然宋江是這樣一個性格的人,那麼,在他臉上刺上“金印”之後,就該好好地待著,等待朝廷的“寬大處理”啊,又為什麼會那麼不開眼地,在潯陽樓這樣的公眾場合,題寫反詩呢?

這罪魁禍首,就出在“酒”身上。那一日,宋江去城中找戴宗,無奈戴宗不在,於是他便信步來到潯陽樓上,獨自自斟自飲。正所謂寡酒難飲,宋江原本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吏,可是現在落得一個刺配的下場,這其中的落差,顯然是很大的。當他有朋友相伴的時候,有人開解他,還倒想不到那些煩心的事情,可是,那日獨自一人,倚欄暢飲的時候,只一杯兩盞,便覺得有些醉了。人醉了,各自有不同的醉態,這宋江呢,也不吐,也不睡,他醉了就會想起那些前程往事來。於是,想到自己雖然結識了不少江湖好漢,但是隻留了一個虛名,如今名不成,利不就,就連飯碗也砸了,落了個刺配的命運,於是,這酒勁就愈加湧上來了,觸景生情,便在牆上題下了一首詩。

正所謂,題者無心,觀者有意,這也怨不得黃文炳想得太多,其他人若是看見“他年若得報仇讎,血染潯陽江口”這樣兩句,再看見下面的“他時若遂凌雲,敢笑黃巢不丈夫”,又如何不會聯想到,這題詩之人也想學當年的黃巢造反呢?只可惜,宋江的豪情壯志,只在酒醉之後才會陡然而生,在酒醒以後,他就後悔了,他哪裡想學黃巢造反啊,只是發洩一下憤懣的情緒而已,於是,為了逃脫罪責,連裝瘋賣傻這樣的辦法都使出來了,只可惜,最後還是沒能逃過。

宋江、楊志、武松,水滸英雄的故事都因酒而展開

如果說,楊志闖的禍,還不夠大,並不是他被迫上梁山的直接導火線的話,那宋江因為這醉酒題詩所造成的後果,則是巨大的,他直接導致了吳用設計仿蔡太師的筆跡,被識破後梁山好漢劫法場救人,白龍廟英雄小聚義,到後來,這宋江想不上梁山都不行了。

不過,上面的這兩個例子,都是關於飲酒誤事的,而實際上,《水滸傳》中還有很多因酒而成就大英雄,大豪傑的,正所謂“酒壯英雄膽”,喝了酒之後的英雄豪傑們,就更加勇敢無畏了,當他們大吼一聲的時候,便更加震耳欲聾了。

如果梁山好漢沒有酒,那武松打虎的傳說也不會流傳千古,老百姓茶餘飯後便會少了很多談資,而那些京劇、評劇、相聲、快板、評書之類的,也會少了一個絕好的素材,這《水滸傳》,也會因此而失色不少啊。

宋江、楊志、武松,水滸英雄的故事都因酒而展開

我們必須得承認,這武松的確是個好漢,但是,好漢也是人啊,若是在清醒的時候,我就不信,看見斑斕猛虎向他撲過來,他能不害怕?可是問題的關鍵是,武松當時喝醉了,而且,醉得剛剛好。若是再多醉一分,他就會變得爛醉如泥,連走都走不了了,恐怕要乖乖地留在酒店之中了;而若是再少醉一分,那他就會有一個清醒的頭腦,知道這事兒不是鬧著玩的,還是會乖乖地留在酒店裡,這樣的話,這個故事就說不下去了,所以,武松必須要醉,而且要醉得剛剛好。

幸虧,武松的酒量,那真是了得,而“三碗不過岡”,也的確是好酒,於是,倒黴的就是那隻吊睛白額大蟲了。當武松看見印信榜文的時候,其實還是動了要回去的念頭的,不過,這個時候,他的酒勁還沒有消退,英雄俠義氣還盛,於是便繼續前進,絕不後退,當那隻已經壞了二三十條大漢性命的猛虎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的,多虧了這一身冷汗,將酒勁都散發出去了,於是,武松突然清醒,便運用自己的好功夫,與那猛虎一場惡鬥,最終將猛虎殺死。等到鬆了一口氣,卸下勁來,才發現自己的手腳都已經酥軟了。

當獵戶看見武松的時候,吃驚地稱其是“吃了老虎心,豹子膽,獅子腿,膽倒包著身軀”,全都讚歎他的膽量,不過,那些獵戶們全都說得不對,武松啥都沒有吃,他只是吃了那“三碗不過岡”的美酒而已。

宋江、楊志、武松,水滸英雄的故事都因酒而展開

我相信,看過《水滸傳》的人,恐怕都會對這武松打虎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吧,這武松之所以能夠打虎成功,和那酒,肯定是有著關係的。酒,能添壯士英雄膽,按《水滸傳》中的說法就是:“便是小膽的吃了,也胡亂做了大膽,何況性高的人”,你看,這宋江這般膽小怕事的,喝酒之後還敢胡亂題詩呢,又何況我們大英雄武松呢,他“吃醉了酒,性氣剛”,殺只猛虎,根本就不在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