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闪跌”的全球熊市已结束了吗?

每个人都想知市场到底部了吗?并想要一个应对各种情况的万能投资方法。

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美股或全球大部分股市出现史上最快的熊市大跌,一个月的时间,道琼斯指数最大下跌达37%。短时间和大幅下跌,让每个投资者都有煎熬的心理,那段时间只要轻微的回升之后就是更大的跌幅。那个3月,每个人都想找到市场的底部在哪里。


2020年“闪跌”的全球熊市已结束了吗?

股市升还是跌,对投资者都是一个问题!


踏入4月份后,全球股市都在反弹,反弹幅度已经在30%以上,也让不少人认为新冠病毒引发的熊市已经结束,现已进入新牛市。现在我们在4.30来看看股市是否已经到底,也看看普通投资现在是否适合回归股票市场。


思考与判断


2020年“闪跌”的全球熊市已结束了吗?

你有良好的思考和 判断能力吗?

每个人都想在大跌前的几日清仓离场,再在最低位附近买入。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大部分人对加仓股票感到犹豫。在3月份,全球股市快速下跌,让不少人认为还会持续下跌。这里有几个主要理由:


  • · 2020Q1的季报将于4月份公布,新冠病毒的影响初步显现。这阶段会重创的行业有零售、航空、旅游和制造业,公布数据预计很难看。


  • · 现在来看全球疫情远远未到受控的程度,美国和欧洲的确诊数字仍在持续增加,各国还需要保持严格的限制入境政策来减缓新冠病毒的确诊速度上升,但是发达国家们看起来没这个决心。


  • · 全球金融体系承受压力已经渗透股市以外。面对流动资金紧缺的情况,具有避险属性的美国国债也有抛售情况,同时原油暴跌,这几个因素的出现让人担忧会继续蔓延到其他金融市场。


  • · 假设新冠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并有疫苗,这也需要等待一段较长的时间。以航空业为例,航空公司面对新冠疫情不得不取消航班或调整航班时间,旅游客户大减,同时间商务客户也会因疫情的减少出行。我们再来看看制造业,疫情趋稳时,部分工厂会恢复生产,但面对消费需求的萎靡,很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久。


同样地,也有人认为股市已到底部,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 · 3月下跌的速度和4月份的大幅反弹,看起来是由算法交易所推动的“闪跌”。假设全球的基本面恢复仍然缓慢,股价也不一定会继续下跌到人为压得过低的程度。


  • · 有不少人认为投资者会把最坏的情况和对股票的预期结合。没人相信新冠病毒会影响我们人类生活超过2年以上,并能持续影响金融市场,那么确诊人数的增速减缓将会给市场带来积极的情绪,股价将会重新得到支持。


  • · 现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进行封城和居家办公,这样会压抑很多产品和消费的需求。消费者未来有可能会补偿失去的时间和欲望,当全球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后,预期会出现短暂性的消费高峰,让危机中受伤严重的公司股价回升。


那我认为未来会是:我也不知道啊!


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知道市场已经到底没有。我没能力预测未来什么时候再有危机风暴再让股市下跌,有可能新冠病毒会奇迹般消失或有神药治疗令市场立刻回血。

在我十年的金融从业生涯中,我有自己的经过锤炼行之有效的策略,不会轻易改变。长期投资者很少会使用通过捕捉短期市场机会等待低位入市的策略。如现在你有闲钱可投资,相对比2019的价格来说,最近2-3个月的股价或指数情况,已经非常划算值得购入。你能在最低位入手或是运气因素较多,如以5%上下的价格买入的话,这和以最低位现价买入的资产所得长线回报对比来差别不会特别大。

2020年“闪跌”的全球熊市已结束了吗?

预测得到股市底部的是少数人的幸运?


我认为能战胜股市下跌的恐慌情绪,最简单方法是将您现有资金分批投资。假设你现在已经用25%的资金买入喜欢的股票/基金,之后无论股市升还是跌,你仍可以按自己的投资周期投入剩下第二笔、第三笔和第四笔资金。当然,你发现股市下跌到你理想的价位,也可以一笔过把余下的资金投入进去。

如果你用的是这种策略投资,我相信你完全不会考虑市场底部是哪里。定期分批等额投资,你将会有一部分资金以最低位的价格买入。另外最重要的是,对比起拿着现金等待最低位的出现,你可以轻松的心态将自己的资金投入长期能让你获益不少的地方。


每个人都可做到


担心亏钱或害怕投资,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想法。抛开近期市场的走势是跌还是升,自己制定一个投资策略,把资金放在优质的股票或基金中如指数基金中,长远必定会带来不错的回报。假设股市持续反弹回升,持有大量现金的你将会错失一个巨大的财富机会。

您会在熊市中,探索长期高增长的机会吗?

免责声明:本文刊载的所有投资分析技巧,只可作参考用途。市场瞬息万变,读者在作出投资决定前理应审慎,并主动掌握市场最新状况。若不幸招致任何损失,概与本头条号及相关作者无关。而本头条号或社交平台的文章内容及观点,仅属笔者个人意见,与本头条号无关。本头条号对因上述人士张贴之信息内容所带来之损失或损害概不负责。

文章作者:国家理财规划师 Ken Kwan关思聪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心有感触,请务必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接受正确的理财观,马上行动,去改变自己,有计划地朝人生的目标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