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常穿哪种衣服,就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01 常穿黑灰颜色衣服的人


青少年的时期,我有过一段相当灰暗的日子。家庭的乌烟瘴气和学校因为我“早恋”事件的步步紧逼,让我天天沉浸在无处可去的阴郁里,紧张又忧愁。


那时候的我,顶着一头毫无发型可言的清汤挂面式的直发,像每一个灰蒙蒙的没有自信的青春期少女,穿的衣服的主色调都是黑色,土灰色。泥巴气息扑面而来,躲都躲不开。


几乎我的整个初中和高中时期,就被这些有限的几件灰暗色调为主的衣服承包了。


那时候的自己是不会到衣服主色调和心情之间的联系的。而当我某天翻开那些相册,看到那青涩的身体套着的都是些不起眼的颜色的,几乎没有一件能和青春甜美搭上边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那时候的自己过着怎样的一种委屈又恐慌和抑郁的生活。


看你常穿哪种衣服,就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当我突然发现,有一天我的衣柜里温柔的马卡龙色系开始逐渐增多时,我看着这些我之前从来不层尝试的裸粉色,白色,藕青色,淡紫色,明黄色时,尤其是红色成了我狂热的爱好的颜色。


他们告诉我,我的心开始复苏了,要开出一大片绚烂的草原了。

常穿着黑色的那些人,他们不是极度自信,就是极度不自信的一群人。


比如我听人无数次说,穿黑色显瘦。于是生活中大部分的胖女孩,总是守着黑色,希望黑色能掩饰一部分臃肿的身材。


有些一直穿黑色的人,黑色将他们包裹起来,他们希望被外界注意到,又不希望被外界过多地关注-因为过多的关注会使他们不安。


02 疯狂,是对过去的匮乏的弥补


即使在青少年阶段,我经常无意识地选择了能把自己隐藏起来的色调,但人是矛盾的,内心最深处总还是希望自己是个明艳好看的女孩子,于是色调归色调,漂亮的款式和相当多的数量,是心里暗暗不变的追求。


尤其是在让我为之要死要活的初恋的面前,我希望最好每天一进教室,就能以“力所能及内的倾城之姿”把他给惊艳到,这样就只能靠铁打的颜色流水的款式了。


令人无奈的是,我悲催地发现我仅仅只有也只能重复地穿几件差不多的衣服,顶多偶尔能捡一件我妈的衣服尝个鲜。因为对于一个要学费都要经历各种折磨的家庭来说,多买几件衣服更是绝对不够正当的理由。


我就这样主动对现实认输了。费劲脑汁想到的满足虚荣的方法,就是想办法让喜欢的衣服干得快一点,这样可以穿的频率高一点,以至于有时候衣服还湿着一块,就穿着上学去了……


那时候我还未参透美的含义。不知道其实美是一张等爱来签字的支票。


看你常穿哪种衣服,就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我没有意识到,那个人喜欢你了,就代表首先他已经接受了你的容貌,容貌在他那里已经不是一个需要担忧的问题;


我不明白原来“长得漂亮”和“觉得自己长得漂亮”其实可以是两件不相关的事,而我要做的事是客观上容貌已成定局,慢慢地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好看的才是主旋律;


我不知道美固然可以靠外物来打造和提升,但最值得去琢磨的美,是形成于内心的笃定和给自己的点赞。

那时候希望有多几件漂亮衣服的渴望,深刻地写入了我的内心。它在很多年后爆发出来,我发现自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穿衣搭配上,各种时尚心得手到擒拿。


我的衣柜里更是塞满了忍不住以各种理由购买来的衣服,连标签都未拆的挂上两年的更是常事。

我心里很明白,我在以我自己的方式,满足着那个关键的时期我形成的一个极大的匮乏和黑洞,我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总有一天,这股狂热会过去。

因为一直不被满足,那个不满足的愿望就永远在那里;一旦被满足了,这股强烈的渴望也就会消去,逐渐过渡为正常程度的需求。

看你常穿哪种衣服,就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03 上帝往往奖赏那些“盛装”出行的人


一位现在事业很旺,而曾经一度在全职主妇的岁月中打转的阿姨告诉我,她在那个阶段非常迷茫和没有自信,因为全部的经济来源要靠丈夫供给。


而男权社会常会一边需要一边并不认可全职主妇的价值。


而这位阿姨说:“那时候,我一般都尽量早起化妆换衣服,尤其是穿得职业又舒适一点出门。”大家不解为什么她要往这个方向去打扮,她说:“为了尽量记住在工作中的好状态。”


而且她认为,在她以这样的形象去处理一些事务的时候,一定给对方传递了高效和相当专业的印象,这就是个良性循环。


不论她后来的成绩和这些细枝末节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但是我想这本身就给她自己一个很激励自己的良好暗示。当然,我也固执地认同穿衣打扮的魅力,尤其是服装所带给人的影响和改变。


它像是一座桥梁,迅速地架起了世界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网络发达节奏超快的社会,说“字如其人”,不如说:“衣如其人。”

甚至可以有些夸张地说:“陌生人最开始对待你的方式,是被你所穿的衣服透露出来的气质和气场教会的。”


上帝往往奖赏“盛装”出行的人。这里的“盛装”,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重点不在于锦衣华服,而在于清洁好看。服装体现的个人卫生程度,以及个人关于美的认知水平。


穿得整洁好看,往往是最好的一张将自己推向世界的最好名片呀。


作者:蔷的薇薇,一位擅长外语和穿衣打扮的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