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当兵?

在中国,自古就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的说法,但到了民国时期,这句话基本就失效了。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当兵?

民国时的士兵

自1840年清政府被英国中船坚利炮轰开国门以来,中国就开始不断的战争。先有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后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清朝倒下后进入民国也不得太平,先是护国战争,后又是军阀混战。这些战争加上赔款,使得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所以当兵成了穷苦人家活下去的一条路子。在民国时期,军阀与土匪并存,有时候根本就分不清两者谁是谁。所以当兵不仅自己能活下去,还能给家人一个安全保障,毕竟那时的军阀或土匪还是很有节操的,对自己人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当兵?

八国联军侵华

另外,当兵在当时来说,绝对是高薪阶层(前提是能拿到手,没有克扣),如果一个月的军饷全部拿到手,就足够一家人的日常开支。以当时在军阀中垫底的四川来举例,当时川军士兵的月饷为:夫役4.6元/月,二等兵5.4元/月,一等兵5.5元/月,上等兵5.7元/月,下士6.9元/月,中士8.1元/月,上士9.3元/月,准尉19.4元/月。而当时的城市工人高的也不过5元的月薪,学徒甚至只有2元。就这军饷可以说超过太多人的收入,如果能当个小官,那他的收入比一般的地主都强。当兵虽然随时面临着死亡得的风险,但却不用挨饿,还能给家人一份安全保障,在当时对于穷苦人家来说,确实是一条十分诱人的出路。

为什么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当兵?

1905年之后,清政府废除科举取士,读书人也失去了上进的机会。旧有的上升渠道被斩断,而社会需要新的上升渠道来疏导社会的不满。加上那时国家软弱、国人麻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土不断被帝国主义蚕食。当时但凡有志于改进当时社会的青年,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也纷纷投入军界。而不少的读书人却将军队看作是另外一条晋升通道,也放弃以前的鄙视,由民变兵,纷纷入伍;并将其当作乱世中最重要的博取功名和财富之道。

为什么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当兵?

总之,在民国这个混乱不堪的时期,有枪就有胆,有枪就有粮,有兵就有权,有兵就有一切。从古至今,在秩序不显的时期,军人凭借自身的武力,可以很好的享受着生活,或巧取豪夺,或横征暴敛。而这一切对当时的社会却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

为什么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当兵?

蒋介石视察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