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復工復產,不止發消費券

加快復工復產,不止發消費券

學校也陸續開學了,兩會也確定時間了,可是疫情影響下的GDP數據實在難看。當然了,數據不重要,重要的是切實做到“六保”。

如何做到“六保”呢?顯而易見,就如近期的最高要求那樣,加快復工復產。

加快復工復產,人員復工已經基本到位,而企業復產則需要有足夠的訂單。訂單,也就是市場要有需求。無論是國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還是出口投資,有效的需求才是企業復產的關鍵所在。

目前來說,國內疫情處於新階段,即就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外部世界,自從3月份以後,新冠疫情處於大爆發時期,據統計海外有300多萬新冠肺炎確診者,已經死亡22萬多人。也就是說,海外訂單暫時也就只是與防疫有關的醫療商品而已。

如此以來,這國內的有效市場需求就至關重要了。按照北大經濟學家姚洋教授的說法,他不主張給企業發補貼,而應該大力發放消費券。只要有足夠的市場需求了,這才能刺激企業加快復產,加快生產。而企業復產了,就能實現“六保”的目的。

其實,發放消費券,國內各地都已經開始實施了。3月以來,有杭州、武漢、上海等80多個城市發放了消費券。比如說,武漢陸續發放了5億元,主要是以餐飲、商場、超市和文體旅遊領域消費為主。福州分期發放1.5億,通用消費券是1.2億,有關汽車消費有3000萬。

發放消費券的效果也是剛剛的。據報道,杭州、鄭州、佛山、烏魯木齊等50多個城市,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累計拉動消費金額超過了100億。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和螞蟻金服的調研指出,和沒有消費券的日常消費數量對比,每1元消費券能帶來3.5元的新增消費。

看來,發放消費券在加快復工復產,確保我國完成“六保”任務中,的的確確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雖然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是立竿見影,但是,也還有消費券也無法發揮作用的地方。

比如說,對貧困人口來說,發放消費券肯定效果有限。儘管今年是我國全面脫貧的決戰之年,可這新冠疫情讓脫貧的步伐減慢了。這些有限的貧困人口,更需要的是救濟現金。有現金,起碼可以確保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不是隻能採購那些消費券刺激的商品或者服務。

同時,發放消費券未必有效的,還有那些失業人口。按照統計,我國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5.9%,相比去年年底僅上升了0.7%。不過,網絡上還流傳這樣一份資料,3個月的時間裡,2996家影視公司破產;1.2萬家教育培訓機構消失;1.1萬家旅遊企業倒閉;5萬多家小餐館關門轉讓;中國有7.8億人都在負債;47.2%的人已經發生逾期;失業和待業人群都在持續走高。

或許這樣的數據不夠直觀。按照證券時報網4月26日文章,經濟學家李迅雷通過假設條件後,對我國的實際失業人數進行測算,推斷目前新增失業人數可能已經超過了7000萬,真實的失業率或已經達到20%以上。

也就是說,對這些龐大的失業人口來說,官方統計的貧困人口未必有他們,而發放消費券的話,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雞肋樣的福利了。顯然,發放消費券對這些大量的失業人口,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就如今天有篇文章說,有位程序員失業了,可在武漢面試了10多家,也只是看到了“希望”而已。本來,這程序員可是當下5G時代裡,最為亟需的特殊人才,然而,疫情之下,依然是暫時失業人口。

到此,我以為要想加快復工復產,在發放消費券,給企業提供有效“訂單”的同時,還必須要考慮到兩類特殊情況,包括貧困人口和暫時失業人口。前者繼續加快精準扶貧的的進程,而對後者來說,重要的是要“有工”可復。

就如國家確定的汽車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要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傳統基礎設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建設項目才是能夠滿足暫時失業人口“有工”可復的前提。

除過以上的新舊基建項目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工”以外,“六保”的關鍵我以為應該是大力減稅減費和放松管制。去年我國減稅減費2萬億,對我國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畢竟,稅費負擔減輕了,企業才能“輕裝上陣”,這要比補貼有用的多。補貼存在公平與腐敗問題,而減稅費則能夠讓有市場的企業生存和發展。至於說放松管制就更重要了。

各種行政管制措施儘可能取消。就如最低工資問題,這樣的要求有多大用處呢?經濟學上早已經證明了,確定最低工資是有百弊無一利的政策。還有,對這些大量的暫時失業者來說,應該允許他們自救的所有辦法,只要是不違法,就應該是允許的。如當年大量的上山下鄉青年回城樣,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才能有足夠的“工”來容納這些暫時失業人口。

保住了就業,接下來才能做到其它的“五保”。而保就業,有且只有民營企業,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微企業,才是我國容納大量就業人口的“穩定器”。民營企業要想發展,就需要各類要素的市場化,就需要政策限制的減少,就需要我國不斷的推動改革。

總之,發放消費券很有必要,可是考慮到貧困人口和暫時的失業人口,我以為還必須要創造足夠的“工”,尤其是放松管制,加快改革,讓民營經濟蓬勃發展起來。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加快復工復產,儘快恢復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作品信息 Work information

ReadMore

中國戰“疫” 我們都創造了哪些回憶

龍宮都鬧了,還怕在水裡打架

制止虐童需要嚴懲與嚴防並重

原油寶的“坑”,還是中行抗吧

董卿李思思沒被抓

原陽縣打記者事件,官方和媒體之間本不必劍拔弩張

新風口衛星互聯網:戰火早已熊熊燃燒

從“歸中體”到“嫁中體”

請放下方方,她就是新舊世界的傷痕!

李廣難封,到底難在哪兒

五證齊全也能成為歷史文件?

大分野:中美關係抉擇的新十字路口

高福“冤案”與“不會人傳人”真相

張文宏遭圍攻,是因為一碗粥麼

“懂帝”特朗普,你們卻不懂!

不是網紅機構傻了,而是社會病了

吃瓜某寶總裁:正宮格局是什麼

民航業第102年大洗牌

要騙“不打工男”去打工嗎

加快复工复产,不止发消费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