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科普】浙江侨联推广中医药防疫知识:疫情期间注意三个方面

日前,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为关爱海外侨胞健康,其官方微信特别推出防疫攻略,帮助海外侨胞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防疫技巧。今天一起来了解中医药方面的防疫科普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早介入、全程参与,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等患者采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式,给他们普遍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用药方面也已筛选出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抗疫科普】浙江侨联推广中医药防疫知识:疫情期间注意三个方面

但是,在中西医的有力护航下,不少人还是过于恐慌,宅家抗疫期间,不敢去理发,出门戴好几层口罩,用高浓度酒精喷洒衣物……影响他们正常生活的同时,精神状态也高度紧张。

【抗疫科普】浙江侨联推广中医药防疫知识:疫情期间注意三个方面

【抗疫科普】浙江侨联推广中医药防疫知识:疫情期间注意三个方面

那么,如何做到科学防护

往下看↓↓

中医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平阳秘”才是最佳的状态,即 “中和”境界,这在疫情期间个人防护中同样适用。

【抗疫科普】浙江侨联推广中医药防疫知识:疫情期间注意三个方面

【抗疫科普】浙江侨联推广中医药防疫知识:疫情期间注意三个方面

为了在疫情期间更好地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精神紧张和资源浪费,以下三种情况大家要尽量避免。

01、防护过当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中强调: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不过度防护。

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健康专家表示,外出回到家中时,外套只要轻脱、悬挂在通风处,鞋子保证清洁即可,千万不要拿95%的酒精去喷洒。外出回来以后不需要马上洗头,只要根据自己平时打理习惯就好,防护过当完全没必要。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对于洗手、洗脸、洗澡,大家要有正确的认知,必要的洗手和清洁是必须的,但不可过度清洁、过度防护。

在疫情当中,大家一定要重视科学防护,避免过度防护给自己带来不必要或是长期慢性的损伤。另外,用酒精擦拭、喷洒物体时需避开明火、开窗通风,消毒剂使用则更需谨慎,切记不能和酒精、洁厕灵等洗涤清洁类产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危害。

02、精神过于紧张

许多人因为普通感冒而引起的发烧、咳嗽症状,感到恐慌,或因外出防护不到位,担心被感染而焦虑。

《内经》云:“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又云“心主神明”、“心为君主之官”。故,正气存内最重要的层面就是“心守其正”。而最易使我们心不当位、心失其正的就是情绪,《大学》提出了影响心正的四种情绪,即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疫情可防可治,而恐慌带来的负面效果比疫情更可怕。

因此,疫情之下应做好自我心理疏导,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讯息,应理性获取,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以防过度焦虑而整日惶恐。

03、因疫情影响正常生活行为

面对意外到来的“超长假期”,人们呆在家中成为“宅家一族”,在恐慌情绪的干扰下,部分人便采取非必要“不出门、不理发”等居家防护。

《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又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即提倡入夜即睡、天亮早起,起床后在室外适当地进行漫步、锻炼。

宅家期间,看些有益书籍、做做家务、聊聊天也是极好的。同时要避免不良作息习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脏腑调和、经脉通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