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你必須知道的情境禮儀

疫情下你必須知道的情境禮儀

新冠疫情下,去父母家不讓進門,只好把東西留在門口就走;即便是情侶,有些也只能在微信裡抱抱或麼麼噠互道晚安;想約朋友一起吃飯卻被種種理由婉拒;與客戶談話時要戴著口罩還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這一切,都與我們熟悉的社交禮儀不一樣了!一場疫情,就這樣抹滅了人與人交往最純樸的禮儀,疏遠了彼此的感情嗎?

為了平復心中的失落和釐清頭腦裡的困惑,也為了能在疫情下展現優雅得體的舉止風度,我們將大家的疑問交給了情境禮儀專家張淑秋老師。

張淑秋是知名的商務禮儀及服務禮儀培訓專家,她於2018年率先在禮儀行業提出了情境禮儀的理論。情境禮儀的核心是:禮儀的理論和規範是相對標準化的,但禮儀的應用及價值要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來,禮儀的應用要隨我們的交往場合、交往對象及個體角色的變換而調整原則和分寸。

疫情下你必須知道的情境禮儀

問題一:疫情下的社交禮儀正常嗎?

鄰居、同事見面話少了,只是戴著口罩揮揮手或笑笑打個招呼;工作時想去拜訪客戶,卻成為一廂情願的奢望……有人說,一場疫情讓人與人之間缺失了最基本的禮儀,毀掉了彼此的信任,真的是這樣嗎?

傳統意義上的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範。張淑秋提出的情境禮儀理論認為,禮儀的應用必須與情境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正如歌德所說的:"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長青。"

2020年的一場特殊疫情,讓"安全需求"成為全國人民的"第一需求",大家都將注意力聚焦到讓自己健康、讓家人健康、讓全國人民遠離疫情上。無論文化、宗教、職業、財富或聲譽,在病毒面前,我們人人平等。正因為如此,在新冠肆虐的這種情境下,舉國體制快速形成了全民共同認可的新的行為規範,也迅速被踐行。

張淑秋認為,疫情下的社交現象並不是不講禮儀,而是在新的情境下,我們共同遵循的禮儀規範發生了改變,大家的行為也隨之做出了適應性調整。

問題二:疫情下我們要如何get到最新情境禮儀規範呢?

新冠疫情下,已經形成了新的社交規範,我們要如何快速適應並運用在生活和職場中呢?張淑秋認為,最關鍵的是抓住社交禮儀的核心,即"尊重"二字。疫情下我們的禮儀行為更應體現"相互尊重"、"不影響別人"的人際交往原則,這也是更高文明程度的標誌。

尊重,首先是尊重規範,其次是尊重他人的意願,這兩點在新冠疫情下顯得尤為重要。

先說尊重規範,讓我們以社交距離為例。大疫當前,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各國都提出了"保持社交距離"的呼籲和規定,範圍都是在1-2米之間。新家坡官方甚至出了大招,公佈社交距離小於1米將重罰;又有加拿大規定,若社交距離不足2米,則處以1000加幣的罰款。毫不誇張地講,疫情下保持1-2米距離,這不是輕飄飄的話題,而是一個原則性問題!

一般情況下,我們生活中一共有四種距離,如下圖所示。0~0.5米為親密距離;0.5~1.5米為個人距離;1.5~3米為社交距離,3米之外為公共距離。而在疫情下,我們則要始終保持1-2米,甚至更遠的距離。帝國理工研究表明,始終保持1-2米的社交距離,將能挽救全球3870萬人的生命。正如當下流行的這句話所言,"因為愛你,離你1米"。

疫情下你必須知道的情境禮儀

再說說尊重他人的意願,讓我們以與客戶、朋友交往為例。當客戶推辭你的見面請求時,你應該尊重並理解客戶,主動將溝通方式改為線上溝通;與客戶見面溝通時,客戶戴著口罩與你說話,你也應該戴著口罩,以示尊重對方並給對方以安全感。如果客戶與你說話時未戴口罩(非公共場合),你也應摘下口罩,給對方以舒適感,只要相互保持適當的距離就好了。

疫情之下,朋友、同事、客戶之間的見面禮儀,已經沒有人願意握手、擁抱等肢體接觸了,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揮手禮、合十禮、拱手禮,還有趣味版的碰碰肘、碰碰腳等。尊重、體諒對方的行為不僅彼此之間沒有忌諱,往往還挺歡暢。

疫情下你必須知道的情境禮儀

問題三:疫情會改變社交禮儀的一些規範嗎?

最後,張淑秋老師還對疫情之後的社交禮儀做出了分析。她認為,疫情期間,大家的交往禮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隨著疫情危險的遠離,人們的需求又會隨之而改變。也就是說,當大家的"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自然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將再次把注意力聚焦在"愛與尊重"上。人們又將熱衷逢年過節的禮尚往來,又會享受見面時的握手、擁抱和親吻。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大家經歷這場疫情之後,某些記憶會深深印入人們的潛意識中。平日裡,"一米距離"在北歐就十分普遍,這種距離也是"安全距離",疫情過後"北歐距離"也可能成為我們的日常訴求。

疫情下你必須知道的情境禮儀

張淑秋認為,禮儀的知識離開了具體的情境就成了冷冰冰的標準及規範,人們在社交中的禮儀行為要與交往場合、交往對象及自己的角色定位相適應,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人際交往。最後,祝大家在特殊的疫情時期,依然舉止優雅,風度翩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