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发展特色农业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永登县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符合市场,形成规模”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在“新、特、优”培育和“产、供、销”一体化上下功夫、做文章,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加快建设以庄浪河灌区为主的“高原夏菜绿色长廊”、“玫瑰川”、“葡萄沟”示范区、以大通河灌区为主的优质玉米和马铃薯产业带和以西北山区为主的“药材谷”、“天然牧场”生态区,逐步形成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特色更加鲜明的现代农业区域布局。做强战略性主导产业,重点在庄浪河灌区发展高原夏菜种植,在民乐、武胜驿、坪城突出冷凉绿色蔬菜种植,在县城周边乡镇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建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区域性优势产业,重点在七山、通远、民乐等乡镇发展全膜双垄玉米产业,在民乐、坪城等乡镇发展优质马铃薯、中药材产业,在七山、通远等乡镇发展草食畜产业,逐步形成了符合实际、增效明显的产业脱贫带动基地,特别是马铃薯北繁南种试点推广效益明显。做优地方性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苦水玫瑰产业、红提葡萄产业。在城关、柳树等乡镇发展以鲑鳟鱼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产业,并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逐步打造了集休闲、娱乐、度假、餐饮于一体的地方性特色产业综合示范基地。

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充分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品研发、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适应市场能力。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农民提供良种供应、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仓储物流等一体化服务。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增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农产品商标221件,涵盖苦水玫瑰、高原夏菜、红提葡萄、中药材、马铃薯、七山羊等特色产业。已认定甘肃省著名商标7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65个、绿色产品2个、有机产品4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完成了蔬菜产品检测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苦水玫瑰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永登苦水玫瑰农作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苦水玫瑰”品牌进入2019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位列第88位,品牌价值达53.8亿元。

产业融合持续推进。

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大力推进农林牧渔业与旅游、文化、餐饮服务、健康养生、科研培训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东方天润现代农业示范园、越国开心农庄、美乐幸福农场、满城渔村、吉卜赛民俗村等一批以规模花卉观赏、田园风光、农耕采摘体验、古镇村落、传统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基地。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按照“产业选人”、“以点定人”的思路,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服务模式,把科技人员按专业特长进行合理分配,开展了高效、快捷、便利、灵活、务实的科技服务。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模式,基本形成了订单收购、产销对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各种形式的联结模式,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机制逐渐紧密,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供销关系,一定程度上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全县80%的农产品通过农业经营主体销往全国市场。全县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立特色产业基地60万亩,完成订单面积12万亩,带动农户2.27万户,其中2019年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700多户,增收效益明显。

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加快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加快土壤改良和恢复,逐步形成了耕地良性循环利用机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制度,完善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加强尾菜无害化处理,确保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稳步上升。(张春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