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普拉達的女王:過你想要的生活就是女王


穿普拉達的女王:過你想要的生活就是女王


上週日第一次看這部14年前的電影,就從我的截屏來說說這部電影吧。

截屏的第一幕:為了交房租的工作乾杯。

工作,交房租,還信用卡,還花唄,月循環。聽到這句為了交房租的工作乾杯很有感觸。尤其是這樣加班晚歸的夜晚。

截屏的第二幕:你在試著告訴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你無法關心自己的穿著。

精緻,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詞,精緻更多地是取悅自己。穿得美美噠,可以提升自信喲,感覺走路都帶風。

電影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安迪改變後的穿著打扮,米蘭達遭遇婚姻危機和艾米莉出車禍的憔悴的樣子,打扮和不打扮,差別真的好大。

截屏的第三幕: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做,事情做對了,好像是應該的,她連謝謝都不說。

在職場,做對的事情是應該的

,不要因為只是做了對的事情就想要得到謝謝。

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值得我們做到最好,把不可能做成可能。你的努力或不努力,其實身邊的人很容易看得出來。

截屏的第四幕:安迪,現實點,你根本沒有努力,你在抱怨,要我說“真可憐,馬琳達又欺負你了,可憐的安迪”。在這裡,更多人是熱愛這份工作,而你是被迫的,你還抱怨她為什麼不親吻你的額頭,每天給你的作業批個金色五角星。

這讓我想到了《奈飛文化手冊》裡的一條重要的原則:只招聘成年人。抱怨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估計只有抱怨多和抱怨少的區別,應該找不到多少完全不抱怨的人吧。

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說問題都是別人的,我是無辜的受害者,而這樣的想法會讓我們失去了改變的契機。

職場歡迎成年人,希望我們能成為職場上的成年人。

截屏的第五幕:“我的個人生活岌岌可危”,“彼此彼此,親愛的,這說明你的工作開始步入正軌了。等你的個人生活化為烏有的時候,記得通知我一聲,那說明你要被提升了”。

這句話如此真實又如此殘酷,當我們看著影片中的安迪從最開始的手忙腳亂慢慢成長起來時,我們覺得很過癮,但如果真的是我們自己身處其中,究竟有多少人能承受這麼大強度的工作呢。

即使個人生活沒有化為烏有的時候,上完一天班都已經覺得很累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日常。

上週看了京東物流王振輝王總的分享,說他每個週末都會拿出一天來看週報寫週報,多年來都是如此。再想想我老闆有一次週五的時候說這麼快就週五了,而我內心的OS是終於週五了。所以成功的總是少數人。

截屏的第六幕:“不,你選了,你選擇了超越她,你想過這樣的生活,這些選擇是必須的,每一個人都想和我們一樣”。

女主在影評中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沒得選”,但其實不管是主動的選擇,還是被動地選擇,

我們的人生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我們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截屏的第七幕:“她(米蘭達)說在她所有的助理裡,你是到目前為止最讓她失望的,而且,如果我不請你,我就是個傻瓜”。

前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人很溫暖呢。我們可以不認同別人的價值觀,但一定要給予尊重

截屏的最後一幕:

米蘭達和安迪的偶然相見,安迪向米蘭達微笑、揮手致意,米蘭達酷酷地沒有回應,卻在車上默默地看著安迪遠去的身影,會心一笑。而最後秒恢復冷酷的那句“Go”真的是神來之筆。

感謝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珍惜在一起時的緣分,因為分開後再相聚不知是何時。其實分開後有的時候不必聯絡,我知道你過得好,而我亦然就夠了。


碎碎念

最後那一幕也有人說安迪是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但我覺得最後其實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就好像童話故事裡總是以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在一起結尾一樣,我們永遠不知道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後會遇到什麼問題。也許安迪以為的淨土不一定真的是淨土,也許她夢想中的工作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東西。

但終究只有得到過的人才能放棄。

最後的最後

最後的最後說一下艾米莉,有些兒高傲的女孩子,會嘲笑安迪,會背後議論安迪,工作上出錯,雖然有點兒討人嫌的潛質,但我其實真的蠻喜歡她的

很多時候壓抑自己的情緒,忍得久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就像戴著面具在生活,而能活出真我的人,讓人心生羨慕。

不管是好是壞,是惹人喜歡還是令人生厭,終究是有稜角的人,才是鮮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