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包容,若是沒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爛好人

眾生的心,是不是很恬靜?心若能恬靜,法才能入心。《無量義經》一直提醒我們的心,心情靜,智慧就生。所以《無量義經》這麼說:“智恬情泊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也是要跟我們說,智慧如何產生穩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智慧,就是無法安定下來,所以有時候我們對道理,事事都瞭解,只是有時候就是無明,無法體會人、事、物在理的裡面。我們智慧要真正的恬靜,才能淡泊,心情才能靜。“智恬”是智清淨恬安的意思。我們若能清清淨淨,真正的恬安,這個心很恬靜、很安穩,就能對外面的境界分析得清楚了。

有人說要包容,若是沒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爛好人

什麼叫做恬安?那就是“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智是分別智,分別外面的境界;慧就是平等慧。我們看一切要如何能夠平等?智在前頭分別,是非清楚。智,他能夠了解這是對、這是不對,對的要堅持,不對的,就要好好地去解決去處理,要有果斷。有人說要包容,還要再發揮智,去如何指導他。若是沒有智,只是一味地包容,這在世俗人叫做爛好人,是非不分了。所以我們的心要能寬容,廣大容納一切的慧,但是必定要是非清楚,這就是要智。智與慧兩項一定要合一。 所以這個智很重要,智裡面要含慧,就是“智恬情泊慮凝靜”,就是心要很凝靜,好壞分得很清楚,該容納的時候,一段時間安忍起來,用智慧好好地來處理。

有人說要包容,若是沒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爛好人

這是過濾對或不對,這就是要靠我們的智慧如何來選擇、堅持,用什麼方法來包容,我們才能對外面的境界很圓融。 “意滅識亡心亦寂”。意滅識亡,我們就知道意識,我們有心、意、識。心,常常說佛心、佛心應該要歸納就是在藏識,心就是在藏識裡面。而佛心到最清淨時才歸納第九識。藏識就是第八識,過去有說過了。最清淨的時候,那就是第九識,第九識是佛識,我們人人本具,但是我們平時都用心。 這個心,我們就是在容納一切,前面有第七識、第六識。第六識就是緣著外面五根、五塵,這個意識它去緣外面的境界,然後來造作,去思量、思考,要如何爭、如何取、如何貪、如何著?這都是在第七識裡面。

有人說要包容,若是沒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爛好人

所以,“心”是在第八識,“意”就是第七識,“識”就是第六識。前面說過了,這都叫做意識,這都是在緣外面。我們這個心,最重要的要能夠很清淨。才會每天跟大家說話,跟大家談心。心若是清淨,在外面所緣的境界,我們才能夠好壞分清楚,我們的心在哪個位置很重要。情慾若淡泊,自然心就會清澄,很清,沒有汙染。在《無量義經》的開頭,“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這就是我們修行者,所要追求的境界。“慮”就是考慮,非常地集中在一起。“慮凝靜”,就是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必須心更專一。前面不是跟大家說過了,雖然菩薩遊戲人間,但是心很專,就是在慮凝靜這個地方。

有人說要包容,若是沒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爛好人

我們雖然遊戲在人間,但是沒有貪慾,瞋、痴、慢、疑都沒有。“慮”就是在思,思考,思想的後面很清淨無染著,很深的考慮。這就是要心很專,沒有分散。若要心專,就是要無慾、無求、無為。無求無為,就是對外面的器世間、物質的世界,我們不想去爭取,這樣我們的心才能真正的淡泊清淨。 再來說“意”,意滅。“意滅識亡”,這個“意”剛才說過了,也是在第七識裡。在第七識,外面的境界,沒有動搖我們的心,第七識,我們開始不再去造作。因為第七識它會造作,就是意業。第七識的造作,若是起一念的善念,那就是為善,起一念的惡念就是惡業,所以意業是有善、有惡。在時時刻刻的時間裡,保沒有貪嗔痴慢疑的心,這就是很好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