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包容,若是没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烂好人

众生的心,是不是很恬静?心若能恬静,法才能入心。《无量义经》一直提醒我们的心,心情静,智慧就生。所以《无量义经》这么说:“智恬情泊虑凝静,意灭识亡心亦寂。”也是要跟我们说,智慧如何产生稳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智慧,就是无法安定下来,所以有时候我们对道理,事事都了解,只是有时候就是无明,无法体会人、事、物在理的里面。我们智慧要真正的恬静,才能淡泊,心情才能静。“智恬”是智清净恬安的意思。我们若能清清净净,真正的恬安,这个心很恬静、很安稳,就能对外面的境界分析得清楚了。

有人说要包容,若是没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烂好人

什么叫做恬安?那就是“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智是分别智,分别外面的境界;慧就是平等慧。我们看一切要如何能够平等?智在前头分别,是非清楚。智,他能够了解这是对、这是不对,对的要坚持,不对的,就要好好地去解决去处理,要有果断。有人说要包容,还要再发挥智,去如何指导他。若是没有智,只是一味地包容,这在世俗人叫做烂好人,是非不分了。所以我们的心要能宽容,广大容纳一切的慧,但是必定要是非清楚,这就是要智。智与慧两项一定要合一。 所以这个智很重要,智里面要含慧,就是“智恬情泊虑凝静”,就是心要很凝静,好坏分得很清楚,该容纳的时候,一段时间安忍起来,用智慧好好地来处理。

有人说要包容,若是没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烂好人

这是过滤对或不对,这就是要靠我们的智慧如何来选择、坚持,用什么方法来包容,我们才能对外面的境界很圆融。 “意灭识亡心亦寂”。意灭识亡,我们就知道意识,我们有心、意、识。心,常常说佛心、佛心应该要归纳就是在藏识,心就是在藏识里面。而佛心到最清净时才归纳第九识。藏识就是第八识,过去有说过了。最清净的时候,那就是第九识,第九识是佛识,我们人人本具,但是我们平时都用心。 这个心,我们就是在容纳一切,前面有第七识、第六识。第六识就是缘著外面五根、五尘,这个意识它去缘外面的境界,然后来造作,去思量、思考,要如何争、如何取、如何贪、如何著?这都是在第七识里面。

有人说要包容,若是没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烂好人

所以,“心”是在第八识,“意”就是第七识,“识”就是第六识。前面说过了,这都叫做意识,这都是在缘外面。我们这个心,最重要的要能够很清净。才会每天跟大家说话,跟大家谈心。心若是清净,在外面所缘的境界,我们才能够好坏分清楚,我们的心在哪个位置很重要。情欲若淡泊,自然心就会清澄,很清,没有污染。在《无量义经》的开头,“静寂清澄、志玄虚漠”,这就是我们修行者,所要追求的境界。“虑”就是考虑,非常地集中在一起。“虑凝静”,就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必须心更专一。前面不是跟大家说过了,虽然菩萨游戏人间,但是心很专,就是在虑凝静这个地方。

有人说要包容,若是没有智慧,只是一味地包容,世俗人叫做烂好人

我们虽然游戏在人间,但是没有贪欲,瞋、痴、慢、疑都没有。“虑”就是在思,思考,思想的后面很清净无染著,很深的考虑。这就是要心很专,没有分散。若要心专,就是要无欲、无求、无为。无求无为,就是对外面的器世间、物质的世界,我们不想去争取,这样我们的心才能真正的淡泊清净。 再来说“意”,意灭。“意灭识亡”,这个“意”刚才说过了,也是在第七识里。在第七识,外面的境界,没有动摇我们的心,第七识,我们开始不再去造作。因为第七识它会造作,就是意业。第七识的造作,若是起一念的善念,那就是为善,起一念的恶念就是恶业,所以意业是有善、有恶。在时时刻刻的时间里,保没有贪嗔痴慢疑的心,这就是很好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