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老井. 一脉乡愁

  记得 去年一次偶尔路过西井,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这口老井,井的周围杂草丛生,迷茫中站着井盘边环顾四周,索性低头看了看井水里的我,思绪万千,勾起少时在这里挑水的场景。

西井.坐落在车王街道西边,老辈们也就称它西井,井深约7米,宽约1米,井口用大青石作井圈,井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

清晨.村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西井挑水,一根扁担挑两个铁桶,再带根打水绳,由于早上时间相对集中,挑水人多时有排队,如逢年过节.甚至半夜三更去挑水,或井旁等候,若天亮去,可能就空桶而归了。

西井曾经是村民歇脚.唠嗑.缓解劳累的地方,也是村里琐事快速传播.知晓的场所。

因为村民们去田里做事,几乎都要路过这口老井,晌午时,劳作的人们纷纷地要回家吃饭了,一个个口干舌燥,如遇有人挑水,老远大喊“等一下.给我喝口井不凉”然后快步

趴在桶边直接喝,挑水之人笑而不语也并不嫌脏。

西井的水泡茶味道特别醇甜,与邻居家闲聊时,倒杯水喝口茶,茶未下咽就可以判别这是不是西井的水,用西井水做饭,泡茶也是一件极其自豪的事,曾经以水缸里水是否满,是不是西井水来衡量一个家庭男人勤快不勤快。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村民经济改善后,都纷纷在自家院内打上一口机井,以图便利,从那时起很少有人去西井挑水了,直至到村里每家每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后,西井也正式退出为民供水的历史舞台。

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意它.关注它了,偶尔有人路过,也会自言自语一声:这西井还在啊?还没倒塌啊?

是的,它还在原处,没有倒塌,它像一个被遗弃的孤老,任凭风吹雨打和岁月侵蚀。

就是这口曾经让一.二百口人共饮的那口老井,它见证着我们儿时的欢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一口老井,一生回忆,一份思愁。

它还在!一直在!

在我们

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