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兰封会战之中,国民党的15万大军,不但没能吃掉土肥原第十四师团的2万人,反而被土肥原打得无路可逃,于是,蒋介石便命令蒋在珍扒开了黄河的花园口大堤。而蒋在珍这位制造了黄泛区的元凶,最终在起义之后又叛乱,于1952年9月14日被就地枪决。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开封即将失守,郑州岌岌可危,武汉行营震动,怎么办?扒黄河吧。

1938年6月3日,土肥原指挥日军猛攻开封,开封失守已成定局。这么快就被土肥原逼到了城下,蒋介石便孤注一掷,扒黄河吧,他决定以水代兵,以汹涌的黄河之水来阻挡日军,再不扒黄河就来不及了。

于是,蒋介石命令驻守黄河大堤部队开始掘堤,并在执行掘堤的过程之中,他还告诫手下"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尽全功,不要有妇人之仁”。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掘堤的命令虽然下达了,但执行起来却是一波三折。

掘堤任务最先是派给了驻守赵口的商震执行,掘堤地点选在了黄河大堤较薄的赵口。但因为赵口大堤的流沙太多(也有人认为是消极怠工所致,众所周知,商震向来就是以抗命著称),反正是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在赵口掘堤无望之后,经过紧急商议,又决定派驻守花园口附近的蒋在珍执行,掘堤地点选在了赵口以西的花园口。1938年6月9日凌晨,蒋在珍不辱使命,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花园口大堤终于被扒开了。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1938年6月9日上午,身在武汉的蒋介石收到了蒋在珍事先就拟好的电报:"佳日(9日)上午8时,敌机三架炸开花园口河堤,职师正在抢堵中"。

晚上10点正,蒋介石又收到了时任河南省主席程潜的密电,密电中除了向他汇报水情,还特别指出"此间已拟订对外之宣传,敌占据我开封后继续西犯,连日在中牟附近血战,因我军誓死抵抗,且阵地坚固,敌终未得逞,遂在中牟以北将黄河南岸大堤决口,以图冲毁我阵地,淹毙我大军"。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蒋在珍:字丕绪,贵州人,毕业于贵州讲武学堂,为黔军派系的重要成员。

1935年,原贵州二十五军第三师编人国革命军战斗序列,番号为新八师,师长蒋在珍。新八师下辖三团,该师由四川经湖北崇阳、通城、通山调至江西修水驻防。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新八师调至河南,在郑州与中牟之间布防,后奉命扒开了黄河花园口大堤。

其实蒋在珍执行这种命令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就炸毁过黄河大铁桥。1938年2月,新八师于新乡大铁桥一带布防,2月19日,新乡失守,新八师奉命炸毁了这座建于1905年,仅使用了三十三年的黄河大铁桥。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八师,一支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部队。

1938年8月,新八师在扒开了花园口大堤之后,又奉命开往陕西韩城,以龙门为布防重点,阻击日军的渡河西进。1938年12月25日,五千余名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之下,猛攻龙门山阵地,准备一举突破新八师驻守的黄河防线。

新八师立即予以还击,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锋,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保卫云中寺的战斗之中,新八师一个加强排官兵全部牺牲,很多阵地都是得而复失,经过反复的争夺战之后,12月30日,新八师最终击退进了进犯之敌,收复了龙门山阵地,而该师也受到了蒋介石的特别嘉奖。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1942年,新八师被调往陪都重庆,担任起了警备重庆的重任。

1944年9月,新八师被调往广西,参加了反攻桂林、全州等战役,最终新八师全军覆没。

1947年11月27日,蒋在珍晋被升为陆军中将,调任国民政府军委办公厅任中将参议,但他因不满这种明升暗降而未就职,返回了贵州老家赋闲。1949年,国民党在败退之前,蒋在珍再次得到了重用,被委任为贵州省第二绥靖区副司令。

当年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元凶,起义之后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反复无常,起义又叛乱,最终被就地枪决。

贵州解放前夕,蒋在珍随所在的部队起义。蒋在珍虽然是花园口掘堤、制造黄泛区的元凶,但在起义之后依然受到了人民政府的优待,并被委任为遵义剿匪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可是他不知悔改,于1950年秘密组织了"中国国民党党员反共救国会",并策划了黔北地区的土匪叛乱。

1952年9月14日,蒋在珍在遵义市纪念广场经过公审大会之后,被就地枪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