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精神與時俱進 團員青年戰“疫”成長

江漢關的鐘聲敲響,“我的武漢回來了”!經歷了76個艱難日夜,揮別漫長的嚴冬,重新啟動的武漢,迎來春的生機。“活”起來的城市,見證著曾經的艱難悲壯、頑強不屈。那是900萬個“鉚勁唱”“不服周”的武漢人的故事,是千千萬萬伸出援手、患難與共的中國人的故事,也是無數不計回報、“搭把手”的志願者的故事。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不論是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現場,還是玉樹重建家園的援助隊伍裡,不管是在抗擊疫情的一線,還是在基層防控的社區、鄉村,他們的無畏勇氣、堅強意志、專業態度,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不僅以青春的擔當再次詮釋志願精神,也讓社會核心價值得以充分彰顯。

志願精神是雷鋒精神的繼承與發展。每年的3月5日,是志願者服務日,也是學雷鋒紀念日。近60年來,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蔚然成風。利他奉獻,一直是社會公德和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在這樣的主流價值座標中,自我與他人、個體與社會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此次戰“疫”中,我們看到,志願者繼承了這種奉獻精神,他們不圖名利,不計回報,勇敢逆行,辛勤勞作,讓武漢這座封閉中的900萬人的城市,維持著不可思議的運轉,讓各項艱難急迫的防控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隨著時代變化,志願精神也在衍化發展,與時俱進。在此次戰“疫”鬥爭中,志願者的主體是青年,在他們看來,這種志願行為,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無私奉獻,而是雙向的給予獲取,他們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也得到精神和心靈的滿足,得到個人修為和精神品質的提升和成長。這種與現代社會和時代精神更為匹配的現代志願理念,生根於現實土壤,醞釀在日常生活,正在廣大青年中普及,變為一種新的社會時尚。

“武漢現象”是現代志願觀成熟的一個標誌,青年志願者的行動,不僅收穫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而且已經突顯出許多新的時代特徵。

當志願精神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志願服務就不再只是個人、一些人的行為,而是大規模的集體行動。此次戰“疫”中的志願行動,充分顯示了志願服務的多層次、系統性和規模化。志願者組織的有序操作,提高了志願者服務的針對性、安全性,動員了更多人加入志願者行列,忙而不亂、規範有效。其間,共青團組織的組織協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黨有號召,團有行動”,1月26日,《關於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開展疫情防控應急志願服務的工作指引》發佈,在團中央的動員下,青年志願者紛紛加入這場防疫攻堅戰中。據相關統計,截至3月5日,各省(區、市)團委共預招募志願者170.4萬人,上崗志願者137.1萬人。在各地團組織的指導下,志願者結合本地防疫工作的實際需要,提供各項高效、細緻、有針對性的志願服務。

與此同時,志願服務也在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專業化、科技化。此次大規模的志願服務中,志願者不只是簡單地“伸出手”,而是“術業有專攻”。在缺少消毒能力的社區,藍天救援青年突擊隊開展科學專業的消殺工作;針對疫情暴發後的恐慌,具備心理專業知識的志願者開通諮詢熱線;為解決醫務工作者的後顧之憂,“學霸”們成為醫務人員子女的貼心老師……精準的專業服務,讓志願者的效用最大化發揮,既讓被援助者“如願以償”,也讓志願者更有成就感。QQ群、微信群、互聯網平臺上各種需求信息的即時傳遞、溝通,日常生活物資的“線上點單”線下配送,網絡籌款籌資的迅速動員、廣泛參與,線上心理疏導與援助的展開,一系列藉助網絡新技術開展的服務,讓志願者“使命必達”。

一個龐大的志願服務體系就這樣在戰“疫”中發揮著作用。無數個志願者的行動,不僅是志願精神的再次實踐,也讓守望相助、奉獻利他、同舟共濟的價值理念進一步彰顯、踐行。它所展示的,不僅僅是90後、00後青年所經歷的一次“大考”,所完成的一次“成人禮”,也是一個社會在災難中的人心所向、信念堅守。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廣大志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武漢“重啟”的鐘聲裡,有志願者欣慰的笑顏。青春無悔,總要有一些記憶留給自己,留給別人。自1993年“青年志願者”的旗幟被扛起,27年來,不管是在大災大難中,還是在尋常日子裡,志願精神都在一個個志願者的傳承中熠熠閃光。它是奉獻者的一種人生選擇,也是青年的一種責任和擔當。當善意與奉獻相連,當樸素與崇高相伴,志願精神也就成為平凡心靈的偉大回響。

志願精神與時俱進 團員青年戰“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