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在未攻击苏联之前,新生的德国在纳粹党的带领下东击波兰,西灭法国,连带着一群欧洲的小国,亡国的亡国,臣服的臣服。若不是海军太水,恐怕大不列颠也要在日耳曼民族的控制中了。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放眼欧洲,除了英国,苏联,德国再无敌手了,接下来的这一步,它的枪口要转向何处?英国还是苏联?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列宁,斯大林两位领导人的带领下已经实现了工业腾飞,军力崛起,而且地广人多(相对于其他国家),战略纵深大,不晓得闪电战还好不好用了。而英国——老牌殖民帝国,尽管隔着一层浅浅的海峡,看似容易突破,但海军正是英军的强项(当年正是靠它发家的),实力雄厚,希特勒打不过。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现在希特勒就很纠结了,向西是英国,海战打不过(是真的打不过,试过了),向北是苏联,新生的超级大国,占地辽阔,资源丰富,具有极长的国土纵深,一旦开战,可否迅速吞并?

但希特勒很快就做好了选择题,他的理由很合理,自己曾经和斯大林一起扛过枪(瓜分波兰),刚刚还签了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大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就是说现在德国和苏联正在蜜月期,趁这样的时机背后捅苏联一刀,虽然很不人道(貌似希特勒做的不人道的事已经数都数不过来了),但是代价小,收效快,怎么算,前期好像都不亏。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动手了,率领着他的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小弟(总计约550余万军队)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的初始阶段,真的像希特勒所期望的那样!德国的将领们(代表人物:古德里安)将闪电战技术在东欧平原上运用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苏联高层由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主要不相信希特勒会翻脸这么快),导致苏维埃军队一败再败,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胜利的天平很快倾斜在了纳粹党这边。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希特勒曾在进攻苏联前夕有一段演讲,他曾说道:现在,前面就是莫斯科的红场,向前进,开步走,我们要在那过圣诞节!希特勒现在的内心应该无比兴奋,因为自己的牛皮好像真的可以实现了。

1941年10月2日,博克元帅(德)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开始向莫斯科发动攻击,双方兵力对比:德军180万人,苏军125万人。其他方面,例如: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摩托化装备,包括双方士气,德军均占据优势。当然,苏联人的抵抗情绪十分强硬,誓死不降的意识极为强烈,而德军也有缺点:1,军队有伤亡,并非满编。2,连日作战,士兵疲惫。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战争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在这期间,苏联的寒流比以往的时候来早了一些!然后……

1941年11月9日哈德尔:希老板,这天太冷了,我的袄呢?

希特勒:跟我要啥?我哪有?不是让你去莫斯科领吗?

(哈德尔再给希特勒报告中说,由于天气恶劣,补给品供应中断,南方集团军群停滞不前)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接下来……

士兵甲:下雨了,坦克陷泥里了!

士兵乙:零下35度,你让我穿着这身皮去打人?我扳机都扣不动?送快递啊,大哥!

士兵丙:坦克没油了!(德国投入东方的战争时,油料储备只够两到三个月使用)

士兵丁(党卫军:武装到牙齿的兵,希特勒的嫡系):我可是纯种的雅利安人啊!怎么会染上痢疾!妈妈,我要回家!呜呜呜……

(由于痢疾,白喉流行,希特勒近卫师的侦察营病员比例上升,以至不久后,这个营不得不私自征募库班的哥萨克人来补充空虚的队伍。)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希特勒的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是气候恶劣,考虑不全,指挥不当是最主要的。

接下来我们的男主朱可夫元帅就要上场了!来了一场场漂亮的反击战!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后记:其实在德军进攻苏联之前,苏联的情报部门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密切注视着德国市场上的羊毛价格的浮动,你打我,你不准备冬季军服吗?羊毛是制作冬装的主要原材料,只要羊毛价格上涨剧烈,那么就是开战前的警示。

但是,希特勒自信地以为,他的军队在圣诞节前一定可以攻下莫斯科,并没有将冬季作战服大规模的生产,羊毛价格稳稳不动。两个国家就这样巧妙的得出了有利于自己的误判。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希特勒还在英吉利海峡的岸边布置了大量的模型坦克(只可观赏,不可使用),做出一副进攻大举进攻英国的态势,这样的障眼法,成功地麻痹了苏联人的侦察机,让苏维埃的当权者们沉浸在德国短期内不会进攻自己的美梦中。

希特勒:我就这么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