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只有八万多外国人,是不是逗我们玩?

广州只有八万多外国人?

广州只有八万多外国人,是不是逗我们玩?

一天到晚说广州外国人多得一塌糊涂,结果才这么点?!

据人民日报消息, 4月12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在住外国人常态数据。

截至2019年12月25日,广州在住外国人共86475人。其中,人数最多的5个国家分别为,韩国8048人,日本6128人,印度5776人,美国5268人和俄罗斯3458人。非洲国家人员共13652人。

这个数字一出,有点尴尬。

广州19年常住人口1530.59万,外国人加一块儿原来才8万多?按比例算,也不过0.56%而已……

要知道,2009年时,北京的外国人占比已经达到了0.6%。

而据中国移民局报到,每年成为新上海人来的外籍人士超过7000人,目前大概在30万左右,预计2020年上海外籍移民将达到80万。

额,这差的是不是有点远?广州你还行不行?

查了一番资料,发现广州在吸引外国人方面,一早就“落伍”了。

2010年起,国家外国专家局就组织了一个叫“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的评选,目的就是看看外国人眼中中国哪些城市最具吸引力。

这个评选设有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4个一级指标,以及海外人才引进及评聘政策、权益保障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等18个二级指标,而且参与投票的,全是外国人。

到了2019年,已经8届了,而其中对外国人吸引力最大的,是上海,连续7次蝉联第一,不愧是魔都,其次是北京,而惊喜最大的,是合肥,连续两届第三。

那广州呢?一次第一没拿不说,到了最近的18年这届已经跌出了前十,只是进了个最具潜力城市榜。

这是啥情况?真有这么惨?

根据以往留学经历中外国同学的说法,他们想去外国工作,真正关心的,也就是工资高不高,医疗如何,小孩上学咋弄,以及一切的前提,当地对外国人政策是否友善。

这些其实都是些生活的基本诉求,我们去广州的话,也是如此。

区别就是,作为四大一线之一,薪酬、医疗、教育肯定是不用愁的,毕竟资源堆积最多的就是这些城市。

唯一对外国人来说重要的,是这些好东西,他们来了能享受到么?

别说,还真能。

工作签之类的签证撇开不提。

据统计,广州2016年实施15个“广州市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发放1220张人才绿卡。

有这个绿卡,可享受的数方面待遇:

可以办理最长有效期在5年的居留证件;

可以参加广州市的职称评定;

随迁子女可上公办学校;

可享市民待遇购买自住房;

可作为投资身份证明等。


此外,2019年8月,《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关于集聚海外尖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发布,让外籍人才也可以享受到创业支持。

同年9月,广州市外国专家局联合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推出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和居留许可“一窗式”办理。

简单点说,就是和一般广州市民没啥区别了,只不过不管是哪国人,得先是个人才。

政策是吸引人才的敲门砖,那剩下的,就是更加实际的问题:待遇如何、医疗问题以及教育问题。

外国人跑广州工作,其实也就是两种,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就是进外资,其他方式的少之又少。

创业上边政策有提到,对外籍人士是一样提供支持的,连18年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意见》也提到了要支持外籍学生在广州创业。

非创业的,就得看看广州自己外资的实力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8年1-11月, 广州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963家,同比增长121.2%!

这还是新设立!

具体薪水多少,还真不好说,不过这个从广州的平均工资就可窥见一斑。

一份来自智联招聘的《2019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从全国各个城市平均薪酬水平来看,北上广深杭高居榜首。

其中广州的平均薪酬为8423元,对比2018年的7965元,同比涨幅为5.75%,高于全国平均薪酬涨幅。

而根据《广州市天河区人才白皮书(2018)》,天河区就业者平均年薪为22.07万元,超过八成就业人员年薪超过10万元。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等天河区主导产业领域,天河区聚集了广州市70%以上的人才。

而根据2017年的统计,还就天河区常住外国人口最多(当时为15835人,千分之七区人口),全广州第一,且主要以就业、经商、学习为主。

可以了,薪酬问题看来不用愁了。

那医疗呢?咱们也知道,国内这医疗系统属于“全民医疗系统”,和美国等国家以高额保险为医疗保障的体系是不一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外国人在广州生病了,享受得到医保吗?

可能比你想的还简单,和咱们办理社保的方式流程一致,而且只需要提供护照。

再加上他们自己购买的相关保险,好咯,医疗也搞定了。

那么剩下的,就是个子女教育问题了。

这个其实上边政策也有提到,子女入学也是政策之一,而且还强调相关学校,尤其是外国语学校,要专门开设外籍人才子女的班级。

照顾得很周到,政策不堵人,薪水高,医疗好,子女教育也覆盖到了。

那么仔细看下来,好像广州的外籍人才招揽方面,并不弱呀,怎么外国人这么少呢?!

其实说白了,一是刻板印象,二是比较对象。

第一点很简单,广州离香港近,自动就有了“外国人很多”的标签,毕竟,香港早在09年的时候,常住外国人口占比就已经高达7.6%。

而靠近香港且对外开放做的极好的广州,自然就给人以外国人聚集地的印象,以及不少人会把临时住宿登记当成常住人口,这样动辄就会上百万。

第二呢?这主要是和上海比较了,换一个立马就高大上起来,比如第三的合肥,虽然排位极高,但是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它强大的增速,总量方面来看的话,合肥19年外籍人才也只有数千人,人次也只是两万的规模,和广州的在住8万多人,还是相差甚远的。

就是换隔壁同为一线的深圳比,广州也依旧优势极大,毕竟深圳常住外国人数才2.6万人(广州为5.5万,而近几年接连上榜的杭州,常住外国人数量还没过万)。

所以虽然官方数据和大多数人平时的想象差别很大,但实际上广州仍旧是外国人才们首选的国内城市之一,较真的话,广州的数据依旧是前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