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今天是五一放假第一天,有不少爸媽帶著孩子出遊放風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呢。

上個月清明節假期,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在河南開封,由於古馬道遺址博物館當天限制客流關門時間早,許多去晚了的遊客沒辦法進入園內。

一些帶孩子的家長,也許是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也許是不想讓孩子白來一趟,竟然選擇違規帶孩子爬又高又陡的城牆進入園內。


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看到家長們如此危險的行為,保安大喊制止:“你們家長就是這樣教小孩的,摔著誰負責。”

只想著一睹為快,殊不知這樣無視規則的行為會讓孩子有樣學樣,等孩子長大後,很可能和父母一樣不守規矩。

《養育兒女》一書中說到:孩子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僅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

能夠給孩子充分的愛和滋養,注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01 有教養的孩子都懂得守規矩

晚上下班回家,在地鐵站看到這樣暖心的一幕:

列車還沒有來,等車的人很少,但是有一位爸爸依然按規定站在黃線內等車,小女孩學著爸爸的樣子,筆直地站在爸爸身後。

也許是站得時間久了,小女孩有些累了,靠在爸爸身上休息,但是依然保持著站立的姿勢,乖乖地等車。


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表現折射出父母的水準,孩子有教養,他的父母一定有教養”。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一個守規矩的孩子反映的是這個家庭良好的教養。

日常生活中,很多不守規矩的人覺得自己佔了便宜,併為此沾沾自喜。

比如:公園的湖旁經常寫著“禁止游泳”“禁止吸水”,但還是有不少人下水游泳。

殊不知,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不守規矩,往往會吃大虧。

孟子說過“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有教養的孩子必然是一個守規矩的孩子。

要想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先讓孩子從守規矩做起吧。


02 有教養的孩子都懂得尊重他人

前些天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節目中出現了這樣一幕:

在做遊戲時,宋丹丹的兒子巴圖好勝心很強,只顧著爭第一,讓現場氣氛一度陷入尷尬。

也許是太放鬆了,做著做著遊戲,年級輕輕的巴圖竟然把胳膊搭到了長輩張鐵林的肩膀上。


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節目播出以後,網上出現了一些指責巴圖“不尊重長輩”“不夠謙卑”的聲音。

之後巴圖也在網上誠懇地向大家致歉,承認自己少了一些年輕人應該有的謙卑。

心懷他人,尊重長輩,謙卑做人是每個年輕人都該有的必修課。

這一點,藝人郭麒麟一直做得很好。

在一次德雲社的演出結束時,其他人都忙著答謝觀眾,合影拍照時,只有郭麒麟想著自己的恩師于謙,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師傅,攙扶師傅下臺。

還有一次,在拍攝電影《寵愛》時,作為製片人的徐崢一次採訪了五六位演員,其他人都是坐著接受的採訪,唯獨郭麒麟從房車上下來,站著完成了徐崢簡短的採訪。

郭麒麟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教養,離不開父親郭德綱對他的嚴格要求。

因為本職工作是一名相聲演員,別人三天要背下來的貫口他兩天就要會背,別人吃完了飯才輪到他吃,長輩說話他必須站著……

直到現在,郭麒麟和前輩說話都必須說“您”。


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孩子不是天生就會尊重人,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尊重他人,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一個懂得尊重的人,會讓周圍的人感到溫暖,如沐春風。

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說過“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只有讓孩子懂得尊重,他的未來才走得更遠。


03 有教養的孩子都懂得為他人著想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暖心的視頻:


在擁擠的地鐵車廂內,媽媽領著年紀尚小的孩子站在車廂裡,剎車時孩子站不穩,不小心將手裡的酸奶掉在了地上。

媽媽怕其他乘客踩到酸奶滑倒,連忙帶著兒子蹲在地上,用紙一點一點把酸奶擦乾淨。


教育孩子凡事要多替他人著想要從娃娃抓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玩了一天的孩子累壞了,一上地鐵就坐在媽媽的懷裡睡著了。

媽媽擔心孩子的鞋把座位弄髒,於是把自己的包墊在了孩子的鞋底下。


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相信這樣凡事為他人著想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一樣有教養。

為他人著想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共情心理,是人性中極美的品質,當孩子懂得為他人著想時,他會自發地將這種心理轉化成一種充滿善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

當孩子懂得為他人著想時,他的未來必定走得更穩。


04 細節之處見教養

教養是什麼?

也許正是梁曉聲說過的: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段發人深思的視頻:

媽媽對家裡的傭人很不尊重,讓傭人睡儲藏室,不允許休假,沒收護照,不允許傭人上桌吃飯,每天對傭人頤指氣使。

在一次傭人不小心把湯灑在自己身上之後,這位媽媽不僅把傭人推開,並大罵她“你為什麼這麼笨”。

媽媽的一舉一動都被女兒盡收眼底,女兒學著媽媽的樣子對傭人阿姨呼來喝去。

直到媽媽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

老師告訴媽媽,自己不小心灑了點東西到女兒身上,女兒便推了老師一把,並罵老師“你好笨”。

老師的話如當頭棒喝,讓媽媽明白,是自己的言行影響到了女兒,為了女兒,媽媽決定改變。

回到家,媽媽告訴女兒,以後我們的鞋子要自己放好,母女倆一起把鞋子整齊地放進了鞋櫃。

媽媽將護照還給了女傭,並允許她休假,而且還邀請女傭和她們共進晚餐。

女兒也學著媽媽的樣子,跟女傭阿姨說“我們一起吃飯吧”。


爸媽不顧危險帶孩子爬城牆:沒有規則的父母,教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懂得尊重他人,孩子也一定對他人心懷尊敬,相反,如果父母都不懂得尊重人,孩子也不會有教養。

謙卑之處顯高貴,細節之處見教養。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再多的說教不如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從細節之處影響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讓孩子有教養,是最高級別的炫富。塗磊說過“良好的教養是深入骨髓的包容與尊重,並非形式主義”。

如果說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他飛得高不高,那麼一個人的教養則決定了他飛得遠不遠,窮養富養,不如讓孩子有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