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一件事情煩躁了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自己

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這好像並不好說,但是我們還是要追求一些事情,不然歲月過後,倒回去仔細思考的時候,會非常的遺憾。我想這是因為每個階段總是有看不到的東西,當經歷過多了,才明白什麼是幸福,什麼是自己需要的。


堅持一件事情煩躁了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自己

成長

我們很多時候會對各種事情產生一定的興趣,然後隨之就放棄了,這大概是沒有持續的看到好處的原因吧!我們追求的東西無非幾個方面:真正的喜歡、一定的利益、心情的爽快、好奇心,然後才會去真正的去行動,尋找真正喜歡並能堅持去做的事情是非常難的,不僅需要一定的勇氣,更需要一定的條件。

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苟延殘喘,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一個領域,努力的去學習,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才能有一定的改變機會,但堅持一個東西太久了,總是會煩躁,總是會累,這還真的不是學好一定技術就能指引我們前進的,更需要一些深入骨髓,經過歷史洗刷過的經典來刺激大腦,換一種心情,然後繼續下去。

堅持一件事情煩躁了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自己

希望


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詞句出自晏殊的《蝶戀花》,原意是說,“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戀花》,原詞是表現作者對愛的艱辛和愛的無悔。王國維則別具匠心,以此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帶寬也不後悔。

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是引用南宋辛棄疾《青玉案》,王國維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他以此詞最後四句為“境界”之第三,即最終最高境界。這雖不是辛棄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遠意,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


堅持一件事情煩躁了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自己

探尋


人生中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挫折,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勇氣,去克服一種煩躁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去完成,才能更好的走下去。去真正的追求一個目標,堅定不移的為一件事,最後有所收穫。不管多完美的經歷,總還是有幾分遺憾,或許真的需要去找到一種感覺後,才能豁然明瞭。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