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新平縣漠沙鎮充分利用熱谷壩區的地理優勢,因地制宜地推廣“一地多用”,大力發展作物輪種,讓一畝田“玩出”多種花樣 ,讓一畝田“玩出”3萬多年產值,有效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在漠沙鎮曼勒社區的田野上,放眼望去,連片的蔬菜,綠意盎然,農戶們在田間來回穿梭採收忙。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曼勒社區曼鳥小組的刀衛先,近年來,利用壩區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在自家地裡進行作物輪種,如今他家的地裡,不僅種植水稻,還種出了苦瓜、豇豆等多個蔬菜,通過一年耕耘,他家進行輪作的6畝地,每年能帶給他達12萬元左右的收入。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曼勒社區曼鳥小組村民 刀衛先:以前我們只會種一點水稻,現在形勢越來越好,我們樣樣都會種起來,這個田地一年四季不給它閒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過去,曼勒社區一直維持著水稻種植的傳統,產品效益低。為加快曼勒社區農業結構調整,近年來,社區依託壩區土地、氣候、水資源等優勢,積極培育新品種、引用新技術、激發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全面推廣輪作,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漠沙鎮曼勒社區黨總支書記 楊文昌:我們通過黨建引領,支部帶動,黨員先行,在產業發展上不斷探索和示範推廣,使農作物輪作、土地複種指數提高,農民也增加了收入。去年,社區經濟總收入1億多元,人均純收入1萬7千多。農民生活水平實實在在得到提高。

如今,曼勒社區實行“稻+N”循環生態種養殖模式,每年1至4月份種植甜瓜,5至9月份種植水稻,期間進行稻田養魚,9月底至12月底種植苦瓜或豇豆,大力推廣發展作物輪種,“閒置資源”被喚醒。據統計,曼勒社區耕地可實現畝均年產值達3萬元左右。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一片普通的水稻種植區,衍生出多種“玩法”,除了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所帶來的生態效益也不容小視。

​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漠沙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黃學斌:在同一塊田地上按照一定的年限,有計劃的、科學的輪換栽種幾種性質不同的作物,它的優點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充分地利用好土壤中的養分;第二,能夠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理化現狀,調節土壤肥力;第三,能有效地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第四,能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產出效率。

截至目前,全鎮壩區輪種農作物種植面積達2萬畝,已初步形成以蔬菜為主、以苦瓜作為輪作換茬作物、主導產業突出、多種模式並存的產業結構,並以壩區為核心,通過種苗繁育、技術示範、產品集散等形式,輻射帶動全鎮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下一步,漠沙鎮將繼續通過打好產業發展牌、打好融合發展牌、打好綜合整治牌的方式,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 新平:一畝田“玩法”多 ,一畝田“玩出”3萬多

審核:李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