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4月20日,教育部举行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邀请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三位专家“同框”,他们均表示赞成现在复课。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复课”


在4月20日教育部召开的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表示,“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现场。教育部供图


钟南山表示,中国现在疫情控制得很好,但是在一个非常强的干预情况下完成的。目前,国外有的国家处在高峰频段,有的有所缓和,还有其他国家有很多未知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复学是大问题。我国是在非常特殊的矢向差异情况下复学的,外来输入造成国内的继发感染随时存在,但是我们也必须在严防严控的情况下开始复学。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平衡好复学、恢复经济和抵御外来输入扩大感染的关系。”


钟南山表示,聚集是最容易产生互相感染的,但在学校上课本身就是聚集。“所以我们得适当地考虑错峰上课,或者把距离隔开。宿舍的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有些宿舍里安装了净化器,甚至声称对病毒有杀灭作用,但是这些都没有很好的效果证明,因此目前最重要的还是通风。”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此外,钟南山表示,目前我国的本土感染较少,在大学里要特别注意留学生的情况,尤其是从疫情高发国家来的留学生。但在他看来,“开学这条路一定要走”,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别地方出现了传染的情况。“我们现在有这么强的联防联控机制,不会再形成比较大的暴发。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能反复折腾。所以我是支持教育部的。在这个节点上,我是积极支持复课的。”


按照中国目前的传播系数,不可能引起大的传播。但希望传染的情况完全不发生,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坚决支持往前走,遇到问题及时地处理,这一条要下定决心。各个学校都要自己想办法,同时与定点医院密切联系,一旦有疫情出现马上检测治疗。”钟南山说。


李兰娟:确保进校的每一个人都无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李兰娟在会上表示,“最重要的还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情况,要(做到)心中有底”。


李兰娟表示,自己积极主张复学,因为我们国家总体上从国内来讲,已经有将近一个月“双清零”了,所以说是应该具备复学条件的。但现在我们还是不能放松,

她认为学校最重要的是,复学的每一个人回到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清”,就是说进校的人肯定是没有感染的。在这一点,复学的时候,大家都要进流行病学的调查,做到底盘要清。同时,对于每一个在校的学生要做好健康检测,确保进校的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没有感染的,这是保障校园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


李兰娟认为,复学以后学生要外出,还有外面的人要进来,那对于外面要进来、不是学生的人要严查,不让感染者到学校,这一点学校一定要有严格措施,来的人不但要量体温,而且要确保一定不是感染的才能进校,才能接触学生,包括教师也一样,也要检查,还有和学生有接触的食堂或卫生清洁人员也要确保(没有感染),保险起见最好做个咽试纸测试,让所有进校来的人都是健康的,这样也能确保学生的安全。


张文宏:中国开学的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会上表示,张文宏表示,中国开学的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好。目前,我们是面临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是输入性的风险以及无症状携带者。“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风险是始终存在的,但是这种风险也不至于大到比国外其他的国家更大”。“现在全世界的疫情都没有中国控制得好,可以说从物理学势能的讲法,我们处在最低点”。


此外,张文宏认为,科普非常重要,学校要不断地进行科普,要告诉学生我们防疫的重点在哪里。学校要有很多个可以洗手的地方,要告诉学生必须不断地洗手,因为一个人感染以后,唾液等会通过自己的手不断地向周围传播,这些方面都要不断进行教育,不断进行科普;其次,在校园里也要鼓励大家进行群防群控的思想,比如在宿舍里应该每天量体温,在目前情况下尽管存在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但发烧仍然是一个最常见的症状,所以把学生分成一个最小的单元进行体温的检测,我们认为也是非常好的。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随着全国疫情持续积极向好,各地陆续复学,面对学习和疫情的双重压力,学生们难免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的运气不好,其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例如早上没能早起,可能是晚上熬夜了,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就不会在早晨忙中出错,遇到那些意外情况,也不会耽误了早餐时间,造成身体的不舒适。


习惯,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所谓的运气。新学期,新的开始,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先抓习惯、再抓成绩。


学习习惯


01

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新冠肺炎打乱了这学期的教学节奏,开学推迟、高考延期,所有这一切变化让不少学生和家长感觉紧张、焦虑。加上这个假期格外长,个别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心里着急但是学习上却拖拉散漫,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


其实,拖延症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决,总有一天会堆积出问题,从而变得焦虑。因此,家长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非常重要。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绝对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对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做事最好能够按计划行事,这样孩子也会在一天内做完该做的事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有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孩子才会懂得珍惜时光。


02

阅读的习惯


疫情期间,在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年轻人躺在病床上专心看书的照片走红网络,被称为“读书哥”,无数人从这张照片中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2月5日,武汉首个“方舱医院”里,《湖北日报》记者柯皓拍下了一位安静阅读的年轻人。


新学期伊始,让孩子多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件有益于孩子长久发展的事情,

阅读书籍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还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孩子能从书中能够了解和认识很多有趣的事物,还可以提高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破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不可因为这学期的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就忽视阅读的作用,大量阅读书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学习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达方式。


阅读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因为一个人的气质和魅力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看得出来。


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沟通和表述能力。


03

预习以及复习的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预习。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预习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能够对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课后复习对于孩子掌握新的知识同样重要。有一句话说,每天课后用半小时复习,效果要胜过做两个小时习题。


写作业是为了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复习这个环节,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提醒孩子及时复习。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好,决对不能拖拉。


04

敢于提问、质疑的习惯


质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都值得去问。大量的事实证明,所有的事物都有“为什么”。


家长和老师也要多鼓励孩子去提问,鼓励孩子大胆地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和意见。


老师和家长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善于启发孩子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并逐步形成习惯。


05

整理错题的习惯


制作错题本前,先搞清楚目的是什么?制作错题本,就是简单地把错题抄下来吗?千万别这么以为!


有些学生虽然也有错题本,但他们只是单纯地服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他们不理解制作错题本的意义在哪里,误认为错题本就是抄录错题的本子,遇到了错题就记下来,但是却不会应用。


这样制作错题本,对孩子来说变成了一项强制性的任务,一种额外的负担,对提高学习效率毫无帮助。


中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容量都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的,学生遇到的知识点、题型和解题方法都是有限的。


学霸的共同点,就是善于通过利用错题本,将平时容易犯错的知识内容掌握扎实,避免重复犯错,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解题经验和技巧,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成倍提升,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当然,学习的成败、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学习上还有比如多观察、多总结归纳等很多好习惯,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慢慢养成。


这里列举了这5个例子,抛砖引玉,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新学期伊始,给各位老师、家长提个醒,鼓励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新学期奋力一搏,取得理想的成绩。


生活习惯


01

微笑的习惯


虽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很艰苦,但是疫情中,却常见白衣战士的笑容,这些笑脸治愈了人们内心的伤痛,给人向上的力量。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微笑是生活中最真实的语言,可以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可以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慰藉,也可以使走入绝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


学会微笑,是一种笑对人生的心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境,都能够以从容的气度和宽广的胸襟来度过难关。


02

积极看待事物的习惯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充满负能量的人,他们会抱怨晨起没有赶上公交,抱怨煎饼果子里少放了调料,也会抱怨谁无意中踩到了自己的脚。


总是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却不知道,抱怨是一切关系的杀手,自己的坏情绪会让他人无比厌烦。


这个学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学校在正常开展教学的同时,还承担巨大的防疫压力。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承担着学习和防疫双重任务,学习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不乏有些人怨天尤人。


请告诉孩子,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抱怨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越抱怨运气越差的原因。


遇事看开点。不抱怨的人生,会得到最好的成全。


03

早睡的习惯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被问到治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的时候,回应称:“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众所周知,规律作息、不熬夜,对提高免疫力来说,至关重要。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请家长帮孩子养成这10个好习惯


受疫情影响,这个新学期开学时间一再延迟,对于有些地区的高三学生来说,刚开学就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有的学生早早做好熬夜、不眠不休学习的打算,这种想法要不得。


不管是主动熬夜,还是拖拖拉拉导致的“被动”熬夜,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彻底消除,部分地区仍存在感染风险,提高免疫力、保持好的身体状态才是一切的本钱,才是学习的根本。


从现在开始,帮助孩子养成早睡习惯,做一个不熬夜、拥有健康身体的人。


04

运动的习惯


新学期一开始,毕业年级的同学就马上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加上疫情原因,有的学校取消了室外活动,高强度的学习需要适当锻炼来调节,这在疫情期间显得更为重要。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规划运动的项目和时间,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


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差的是好好生活的底气。经常保持运动习惯,不仅会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也提高。


在此提醒,为确保运动安全有效,运动强度必须适宜——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也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运动损伤风险增加,特别忌讳平时不运动,锻炼搞突击。


05

好的卫生习惯


为预防新冠肺炎,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排队时自觉保持适当距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这些必要的防疫举措,已日渐成为我们的防护习惯。


复课后,学生回归到集体生活中,一定要认真了解新冠肺炎以及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听从学校、老师的防疫安排。


进校时要有序接受学校体温测量等健康检测,前后间隔一定距离,如有咽痛等身体不适要主动告知;在校期间加强手卫生,佩戴口罩前、摘脱口罩前后、饭前便后、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等情况下要洗手。


上学途中学生应尽量采取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学,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戴口罩,保持手卫生;要留意周围人员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说,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从小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睡眠、卫生、运动……看起来可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肯记在心上、坚持下去,真的会有奇妙的改变发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