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武威猛的永乐大帝朱棣那方面却难以启齿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一直以来,对朱棣的评价颇具争议。但是,他当了20多年皇帝,这期间五征漠北,七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等等,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其历史功绩不可抹杀。朱棣给人们的印象或果断刚毅、威武勇猛或英武潇洒、气度非凡或粗暴强悍、嗜杀好斗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这位风云人物却有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英武威猛的永乐大帝朱棣那方面却难以启齿


朱棣一生都被疾病所困扰,他在年轻时身体就不好。洪武十九年,朱棣在北平当燕王,那一年,他得了一场很难医治的大病,史书中称为“瘕”。当时,经过了许多名医医治都没有效果。朱元璋知道这个世子在北平得了病很不放心,就派自己的御医去给朱棣看病,这个御医名叫戴原礼,他到了北平看到了朱棣又看了医生们开的药方,觉得都没有错,可是却不见疗效,戴原礼百思不得其解,他在疑惑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就连忙问:“殿下,您吃东西有什么嗜好吗?”朱棣回答说自己爱吃生芹,戴原礼恍然大悟,当即给朱棣开了一张药方,让他煎好药服下,晚上,朱棣腹泻不止,排出了不少寄生虫,病立刻就好了。

英武威猛的永乐大帝朱棣那方面却难以启齿


朱棣一生中一共有四个儿子、五位女儿。但他的这些儿女都是他在他登基之前、当燕王时候出生的。朱棣当上皇帝的时候也还很年轻,才四十出头,正是精力充沛的年华,这个年龄在古代算刚好还在生育的黄金年龄。然而,朱棣在位22年间没能够生下一个儿女,这是为何呢?

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朱棣在登基后丧失了生育能力,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是有记载的。里面记载朱棣在当皇帝后,特别宠爱一个叫权妃的朝鲜妃子,但后来这个妃子却突然得病身亡了,朱棣的另一个妃子贾吕则诬陷宫人吕氏毒死了权妃。于是,朱棣大怒进行了一次宫女大屠杀。后来朱棣又听说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与宦官结好,朱棣大发雷霆,贾吕和鱼氏十分恐惧,上吊自杀。发生了这等丑事后,朱棣打算清算后宫,竟发现这样的现象不止一例,又牵连诛杀了几千名宫女,此事被称为“吕鱼之乱”。临刑时,有宫女面诟帝曰: “自家阳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自己不行,我们才和宦官私通,有什么罪过呢?”如此公开揭皇帝的伤疤,也难怪朱棣会痛下杀手,屠戮近三千宫女太监。通过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可以推测出朱棣在当皇帝后,可能失去了生育功能,这才无法生育了。

英武威猛的永乐大帝朱棣那方面却难以启齿


还有一个原因是朱棣在登基后实在是太忙了。因为他自己是抢了侄子的皇位,有点来国不正,所以他在称帝后,很想要有所作为,让自己被认为是篡位的声音尽量小点。因为忙于政务,太拼了,没花太多时间去生娃。而他原来在凤阳与北平当燕王时,没有当皇帝那么忙,所以与正室徐皇后(徐达之女)生了四子五女。之后他为稳定北方边疆,从公元1410到公元1424年这十四年内,亲自率兵五次北征蒙古,最终也是死在了北征归途的路上,由于常年在外忙于战事,这也可能耽搁朱棣生娃了。

英武威猛的永乐大帝朱棣那方面却难以启齿


朱棣自身身体素质也影响了明朝政治正常发展,朱棣是多病之身,而且他的继承人大多短命,不能不怀疑是不是朱棣这一支系存在基因缺陷,短命的皇帝给宦官干政,文官党争的出现提供了机会,造成了明朝中后期政局动荡。对此,不知道朋友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