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

在《精研學習網》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先手機註冊,再試用閱讀,滿意後再購買提供下載/免費閱讀


作為陳惇、孫景堯、謝天振主編的《比較文學》(第2版)的配套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教材筆記,濃縮知識精華。本書每章的複習筆記均對本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理,並參考了國內名校名師授課的課堂筆記。因此,本書的內容基本上濃縮了該教材的所有知識精華。

2.遴選考研真題,詳析解答思路。本書遴選了部分名校近年來的相關考研真題(部分真題為考生回憶版)並予以詳細解析,有利於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

3.精編典型例題,鞏固重點難點。本書針對每章的內容精選了典型例題,所選典型題基本涵蓋了各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針對性強,解析詳盡,並注意對相關知識點的擴充。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打印版,方便對照複習。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第一編 緒 論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第1章 比較文學的定義與目標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1.1 複習筆記

一、“比較”的真諦——跨越與淘通

(一)比較文學被譽為當今世界一門“顯學”

比較文學從19世紀末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它盛行於世界各國,發展得極其迅猛,現在已經成為國際文壇上最有活力、最有成就、最受人青睞的學科之一。

(二)“比較文學”的含義

1.“文學”一詞基本上應該包括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兩大方面。

2.“比較文學”中的“文學”,則單指文學研究而言,不包括文學創作。

(三)對於比較文學的誤解

意大利著名美學理論家本尼第託·克羅齊:

1.觀點

(1)對比較文學多有貶詞。他認為,比較方法不過是一種研究的方法,無助於劃定一種研究領域的界限。

(2)對一切研究領域來說,比較方法是普通的,但其本身並不表示什麼意義。

(3)這種方法的使用十分普遍,無論對一般意義上的文學或對文學研究中任何一種可能的研究程序,這種方法並沒有它的獨到、特別之處。

2.評價

把比較方法看做比較文學的本質特徵,本身就是一種誤解。克羅齊對於比較文學的錯誤看法正是建立在這樣一種誤解的基礎之上的。

(四)雷馬克“比較文學”的定義

1.定義

美國比較文學耆宿亨利·雷馬克在他的《比較文學的定義與功用》中說:“比較文學是超出一國範圍之外的文學研究,並且研究文學與其他知識及信仰領域之間的關係,包括藝術(如繪畫、雕刻、建築、音樂)、哲學、歷史、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社會學)、自然科學、宗教等。簡言之,比較文學是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的比較。”

2.評價

這一定義中關於比較文學“超國界”的提法不夠完善。不過,它的基本提法是正確的,因為它總結和概括了百年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比較文學的實踐,全面地表述了比較文學的基本內容。

3.“比較”的理解

從雷馬克的定義中,可以看出這裡的“比較”,並不是限於一般方法論的意義,而是一種建立在兩重意義之上的觀念:

(1)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文學之間或多國文學之間的比較;指的是跨越國家範圍而進行的比較研究。

(2)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之間的比較,指的是跨越學科範圍的比較研究。

4.“比較“的真諦

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

5.比較文學的本質

它是一種跨界限(民族、國家的界限和學科界限)的文學研究。

(五)比較文學的開放性特徵及其表現

1.開放性特徵

自比較文學誕生以來總是表現出一種開放的意識,不斷要求突破成規,從廣度和深度上,開拓新的領域。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它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個重要特徵——開放性。

2.表現

(1)它的視野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文學,都可以在可比性的條件下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

(2)民族文學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吸收的人文精神,共同為實現人類文學發展的美好前景作出自己的貢獻。

(六)比較文學的定義

比較文學並不是簡單的文學加比較。比較是以跨越為前提,以開放性為特性的。比較文學因此而與以往的文學研究不同,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徵。應該說,這是文學研究的新發展,是一門新學科。

二、比較文學的定義

(一)如何看待比較文學

把比較文學看做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文學研究,更符合比較文學的實質,更能反映現階段人們對於比較文學的認識。

1.跨民族

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確切地講,應該是跨越民族的界限,而不是國家的界限。

2.跨語言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人類的一種顯現在話語含蘊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語言又是民族的首要特徵。

3.跨文化

(1)進行跨文化體系研究的原因

隨著比較文學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東西方文學比較研究的大力開展,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不同文化體系的人們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因此,在同一文化體系內各民族文學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得出的結論,不一定適合異文化體系的文學實際。為了推進比較文學的發展,必須進行跨文化體系的研究。

(2)跨文化體系研究的必要性

①美國學者昆斯特在他的《亞洲文學》一文中說:“亞洲的作品應該用來作為我們狹隘設想的矯正劑”,通過亞歐文學的比較研究,建立“一種真正全面的文學理論。”

②美國比較文學界的權威維斯坦因原先反對在不同文化體系的文學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後來他改變了這一看法,而且為自己過去那種褊狹觀念深感後悔。

③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前主席佛克瑪教授則認為:當中國比較文學學者邁進國際比較文學界之後,西方學者原有的主張與理論的普遍性就要受到檢驗和衝擊。這些主張與理論就不應該繼續被界定和侷限在一個特定的文化傳統內。

(3)跨文化,不僅意味著超越民族文化,更意味著超越文化體系。從跨民族的比較研究進入到跨文化體系的比較研究,意味著對於比較文學真諦的更深層的把握。

(4)由於早期的比較文學研究主要侷限在歐美國家,也就是在“歐洲-西方文化體系”內進行,跨文化的問題沒有引人注意。但是當今的現實和人們認識的改變,使跨文化的問題尤其突出。

4.跨學科

(1)雷馬克認為,為了“更好、更全面地把文學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而不是看成某部分或彼此孤立的幾部分文學”,最好的方法“是不僅把幾種文學互相聯繫起來,而且把文學與人類知識與活動的其他領域聯繫起來,特別是藝術和思想領域;也就是說,不僅從地理的方面,而且從不同領域的方面擴大文學研究的範圍”。

(2)這種跨學科的文學研究,既可以研究文學與其他學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關係,也可以超出這種直接聯繫而研究它們之間的互相闡發、互相印證的關係,為的是更好地揭示文學作品的內在蘊涵和文學發展的規律。

(二)比較文學跨越性的理解:

1.“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

(1)這四個方面是對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總體的全面的概括,而不是指具體的研究實踐。在具體的研究實踐中,只要涉及其中的一個方面,就進入了比較研究的領域,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每一項研究


提供下載/免費閱讀

http://zct.100xuexi.com/Ebook/964632.html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


找資料,上《精研學習網》http://zct.100xuex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