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1过1,又一家居企业,净利超3亿……

据证监会,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4月23日上会。

企业拟登陆主板,本次IPO拟公开发行股份4500万股,公司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公开发行的新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0%。

IPO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发行人会计师为大华,律师为北京海润天睿。

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厨卫产品、净水产品和其他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其中,厨卫产品包括淋浴系列、龙头系列、进排水系列和厨卫附属配件,净水产品包括净水器和净水配件,其他产品包括空气处理产品、护理产品、家电配件和管道安装等家居产品以及汽车配件等非家居产品。

实际股东、实际控制人

招股说明书显示,建霖家居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从股权架构看,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要有四个家族,颇有“家族企业”的味道。

其中,吕理镇家族包括吕理镇和吕学燕;文国良家族包括文国良、范资里、文羽菁和文馨;李相如家族包括李相如、林绍明、林瑶俐、林瑶瑄和林瑶欣;朱玉娇家族包括朱玉娇、周武忠、周芯妤和周政宏;15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合计持有公司74.56%的股份。

研发和技术情况

据了解,企业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为经营战略,招股书显示,厦门建霖主要技术有八大项,分别为产品创新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模具开发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焊接技术、新材料开发技术、实验检测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

同时,公司对研发技术人员的要求主要采用自主培养方针。截止2019年6月末,公司共拥有研发及技术人员922名,占公司全体员工的比重15.52%。

报告期内业绩

IPO审1过1,又一家居企业,净利超3亿……

招股书显示,2018、2017、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亿元、30.9亿元、26.51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35亿元、2.37亿元、2.67亿元。

主要关注点

一、控制权变动风险

公司实际控制人共15人,虽然签署了《共同控制确认书》,对共同控制关系进行了确认和约定,但未有体现约定协议期满之后的控制权变动处理方式方法。如果不再续签协议,公司的控制权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有一定的风险。

二、境外股东,投资以及技术转让存在风险

对此风险,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境外股东住所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中国大陆一般投资和技术转让无特殊的法律法规限制。

三、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自2018年打响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道路曲折艰难,厦门建霖在招股书中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于今年拟IPO企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受全球新冠肺炎影响,海外疫情依然严峻,这对海外市场占比高的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于超六成市场在美国的建霖家居而言,在此背景下仍然选择上市,实属不易。

除以上三项风险之外,厦门建霖还面临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人才流失和技术保密风险、出口退税政策变化风险、客户集中的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等。

企业IPO后能否焕然一新?

建霖家居主要涉及到厨卫、净水两大行业。近年来,随着大众消费的升级,厨卫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行业发展的“实用性质”走向了智能化、精品化时代,同时,消费者亟待更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市场对产品技术要求愈发重视,稍有哪个方面不合格,将被打入消费者黑名单。

净水行业在国内属于发展初期,2019年前因前期舆论红利等消退、房地产限购等因素净水器在一二级市场增长开始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在三四级市场因为市场培育不到位且有早期“走江湖”式会销对市场的伤害,净水器市场将开启2-3年的深度回调。但因今年疫情的突发,虽然对净水器市场短期伤害加大,但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隐患的担忧,健康类家电重视度再次提升。此次疫情对换新及新增都有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上市后,将接受来自多方面的监督,IPO之后的发展路程任重道远。回归企业本心,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则成为行业转型两大推动力。

IPO审1过1,又一家居企业,净利超3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