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逼近,千万法国人大逃亡

1940年5~6月,为逃避德军闪电般的推进,上千万法国人尽可能远地逃离家乡。他们有的徒步,有的骑自行车,有钱人则开着自家汽车。城里的人跑光了,村庄也荒无一人。作为这一黑暗年代具有悲喜剧色彩的一章,这次大逃亡持续了两个月。

德军逼近,千万法国人大逃亡

德军闪电战

死亡促使逃离

1940年5月10日夜,纳粹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并转而入侵法国。大批德军飞机开始对这几个国家的军事和平民目标进行狂轰滥炸。荷兰的鹿特丹第一个遭殃:5月14日,几分钟之内,就有900人被炸死,一些街区被夷为平地。炸弹给人们带来恐惧,促使人们逃亡。

与德军交战的英法部队很快碰上首批逃到法国的荷兰和比利时难民:汽车、自行车、马车、人群形成了一股长长的“溪流”,它就像磁石般把所经过的城市、村庄里的人都吸引进来。200多万比利时人和荷兰人徒步逃难,而另外一些人则乘拖网渔船朝拉芒什海峡及大西洋沿岸的法国港口奔去。

德军逼近,千万法国人大逃亡

纳粹德军入侵荷兰

当这股难民流越过法国边界后,他们就融入到另一股人流中,这就是法国北部居民逃难的人流。5月中旬,法国里尔的居民已由原来的20万人减少到2万,图尔的居民已由原来的12万减少到1.5万。

德军将领古德里安的部队越过了法国阿登和梅斯,并向北海方向推进,这进一步加速了法国居民的逃亡。

人们都想乘火车离开家乡,但火车常常停在半路上,成为德军飞机的靶子。许多人乘汽车、运尸车、卡车、马车甚至骑自行车逃难,更多的人则是徒步逃难。许多法国人是农民出身,他们对走远路并不惧怕。他们拉着或推着儿童车、独轮车等踏上了逃难之路。

这些逃难的人,最害怕遇到德国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这种飞机俯冲时带着可怕的呼啸声,同时开动飞机上的蜂鸣器,对地面人员颇具恐吓作用,并进行扫射。每经过一个地方,人们就要把路上死去的人、马、驮重牲畜及烧焦的汽车扔到大坑里,然后继续上路。这次大逃亡中,有近9万名儿童在路上与父母失散,等待他们的是流浪,有时他们也会被一些好心人收留。

每天30万人逃离巴黎

德军逼近,千万法国人大逃亡

逃难的人群挤满道路,当时法国北方所有南下的道路都是这样的景象

1940年5月23日以后,由于前线局势相对稳定,离家逃难的法国人少了一些。巴黎人坐在露天咖啡椅上看着一群群逃难的人穿过市区街道。自1939年9月以来,已有52万人从巴黎逃往南方,主要是小学生和有钱人家,他们在卢瓦尔省南部和布列塔尼地区有别墅城堡。

到了6月3日,情况有了变化。德军的轰炸使巴黎及其郊区有250人丧生,这引发了一波逃难高峰。车站又忙了起来,巴黎国营铁路公司增开了198趟列车。在巴黎,与那些富人少的街区相比,富人较多的街区的居民都已经走光了。在政府逃离巴黎的消息传出后,巴黎每天有10万人逃离,6月11日、12日和13日每天有30万人逃离。诺曼底也一样,居民都跑光了。

埃夫勒原有居民2万人,现在只剩下172人!在沙特尔,市长“管辖”的居民只剩下了800人。没有人听从当局的劝告,只要有一些传闻出现,例如市长离开了,市政府机关撤走了,商人们都逃离了,枪走火了或者有个逃兵说了句“德国人离这里还有10~20千米了”这样的话,马上就会有一些法国人加入逃难之列。

道路极其堵塞,逃难者用上一二十个小时才能走10千米。当然,一些唯利是图者做起了买卖,例如一个农民在阿尔帕容到埃特雷希之间的公路上向逃难的人卖水,他叫卖着:“拿钱来吧,一杯水10个苏,一瓶水两个法郎。”

法国人也匆匆忙忙安排博物馆的撤离工作。6月13日,荣军院(拿破仑长眠于此)把拿破仑时代的纪念物品装上了两辆卡车,运往多尔多涅省。在卡车司机被炸死后,这些纪念物品最终被丢在逃难的路上。尽管人们把马伦戈战役(拿破仑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胜利)中法军的服装、皇帝的小帽子和一部分华丽餐具找到了,但那柄镶嵌着钻石、几年前还可以卖到9万法郎的滑铁卢之剑却永远找不回来了。

德军逼近,千万法国人大逃亡

1940年6月在巴黎蒙帕纳斯车站拍摄的期望挤上一班南下火车的人群

1940年6月10日,墨索里尼也对法国宣战。此后意大利的轰炸机也给法国人造成威胁,迫使法国边界省份的居民向南撤退。6月15日马其诺防线被突破之后,东部各省和勃良第的居民开始向罗讷河谷方向撤退。很快,道路上就聚集了上千万难民,如果把被动员入伍的士兵算在一起,这些难民的数量占到了法国居民总数的1/4。

在贝当政府于1940年6月17日组建之时,整个法国都变了样。北部法国已经不存在了,南部法国则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

直到1940年6月25日零时35分前线停火的消息传来之前,法国大逃亡仍在继续。(李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