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少女墮胎之旅 用極具爭議的話題 講述青少年成長故事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少女墮胎之旅 用極具爭議的話題 講述青少年成長故事

時光網洛杉磯訊聖丹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得主伊麗莎·希特曼的最新作品《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用新現實主義風格講述了一個觸及墮胎議題的青少年成長故事

電影細膩地描繪17歲女主角奧頓的性格,她身處超乎自己能力可以處理的困境中,必須面對大人世界的冷酷無情。伊麗莎敏銳地捕捉了奧頓慣性壓抑的不知所措,在極簡但自然的對白催化下,《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給人深刻的感受力。

伊麗莎繼續前兩部作品《沙灘鼠》和《感覺愛》的新現實主義風格,用同樣真實與坦白,敘述了受困擾青少年主角的不完美,還有他們的內心的各種情緒糾結。 《從不》以奧頓的高中才藝表演秀開幕,當大家都搞笑耍寶,奧頓的吉他自彈自唱顯得不同。但她表演途中,臺下卻有男同學大喊“蕩婦”,尷尬不舒服的奧頓沒有太多反應,繼續唱著自己創作的悲傷歌曲。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少女堕胎之旅 用极具争议的话题 讲述青少年成长故事

預告

不做反應繼續往前進,似乎是總是面無表情的奧頓處理事情的習慣。奧頓是由年輕音樂藝人茜德尼·弗拉尼根飾演。首次演戲的她在《從不》中展現了演技深度,在沒有太多臺詞輔助、鋪陳角色性格的情況下,弗拉尼根飾演的奧頓表面不多話,內心卻有複雜的多樣面。

從奧頓的慣性行為、以及與她身邊親友的互動中,希特曼生動設計了奧頓內向抑鬱的性格,讓弗拉尼根演活了這一角色,跟觀眾培養出更親密的情感連接。

身理心理都開始出現變化的奧頓,到家附近的婦產科診所就診。電影從未直接透露奧頓肚子裡孩子的爸爸是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下懷孕,能確定的是奧頓不想要留孩子。但保守的賓州小鎮婦產科診所不提供、根本不認同墮胎,奧頓試了幾個偏方,其中不乏極端的方式,仍舊徒勞無功。

奧頓的異常被眼尖的表妹兼摯友史凱樂發現,知道真相後,史凱樂二話不說帶著奧頓上紐約找墮胎診所。新興演員塔利婭·萊德飾演青春洋溢、正面積極的史凱樂,是奧頓尋求墮胎的旅程中最佳、也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兩個小女生雖然個性大相徑庭,奧頓的內向抑鬱對比史凱樂的陽光青春,但她們兩人幾乎一個眼神就可以溝通,即使吵架都不大開口,彆扭完繼續是好姐妹。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少女堕胎之旅 用极具争议的话题 讲述青少年成长故事

行動派的史凱樂錢拿著、行李收好,就帶著奧頓一起提著隨時會壞掉的行李箱,從賓州小鎮搭公車到冷漠的紐約大城市。過程中史凱樂從不多問細節,奧頓也不主動提,呼應了墮胎在女性之間仍是禁忌話題,但一路情義相挺的戰友情誼比金堅。

未婚懷孕、墮胎之外,另一個貫穿《從不》故事主軸的,是年輕女性時常受到的男性注意力,無害或暴力的型態都在電影中明示暗喻表現。偏差、甚至暴力的男性注意力,像是總愛吃奧頓和史凱樂豆腐的超市店經理,或是奧頓行為猥褻的繼父(孩子爸爸的可疑人之一),或者無害的搭訕,像是兩人在前往紐約的巴士上遇見的20多歲年輕男子(席爾多·派林飾演)。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少女堕胎之旅 用极具争议的话题 讲述青少年成长故事

海報

奧頓和史凱樂對這些似乎習以為常,電影裡史凱樂更學到,在這種處境模式下的生存之道,替講述年輕女孩經歷的故事增添層次。

雖然觸及未婚懷孕和墮胎,《從不》主要還是講述一個青少年遇到難題的成長故事,恰巧奧頓遇到的是青少年能惹上最棘手問題之一。即使沒有相同的經歷,年輕時遇到大難題,內心產生不知所措的恐慌,是大家都有過的經驗。希特曼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用極具政治爭議的議題作陪襯,著墨在描繪長大過程遇難時心裡的情緒轉折,勾起觀眾記憶中非常私人且深刻的情緒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