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破滅了多少人的“暴富夢”

盛世興收藏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篤信的理財之道。然而,當收藏演變成大眾投資一時興起全民收藏熱,不少人一夜暴富的心態更加強烈,民間收藏市場亂象紛紜。這一輪斂古博富的全民收藏熱,究竟是“盛世收藏”還是“浮世亂象”?

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破滅了多少人的“暴富夢”

一夜暴富夢攪動收藏熱

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展會首日就吸引8.9萬人次參觀成交額達97.6萬元。

近年來我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人們開始大規模地涉足文物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領域甚至出現井噴現象。有統計數字顯示,全國收藏愛好者隊伍超億人。

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破滅了多少人的“暴富夢”

富人爭相購買拍賣行的高價藝術品普通老百姓對藝術品收藏的熱情也空前高漲以鑑寶、尋寶為主要內容的收藏類電視節目層出不窮且收視率不斷攀升,各類藝術品收藏廣告頻繁見諸報端,街頭古玩店也異常火爆。

現在北京的古玩市場比菜市場還多,瓷片賣家趙明亮常年在北京報國寺潘家園擺攤從天不亮開始就有人打著手電筒在攤上淘寶撿漏,北京大大小小的古玩交易市場永遠都是人山人海的,趕上週末人多到邁不開步。”

記者瞭解到,收藏也是目前很好的投資手段,可以規避通貨膨脹風險,還能實現一定的收益。收藏現已成為中國人繼儲蓄、股市、房地產之後的第四大投資方式。十幾年前幾千塊買的收藏品,如今卻能翻漲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破滅了多少人的“暴富夢”

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

民窯充官窯,越南黃花梨充海南黃花梨現代仿品充明清古物,記者在天津瀋陽道古玩市場走了一圈發現以次充好”的現象比比皆是,現在東西都不好淘了幾乎都是贗品人人都當真東西賣,你可千萬別當真東西買。市場上一位賣家對記者道出了實話。

長春市收藏家協會副主席高立鑫是國內多家藝術品拍賣公司顧問。他對記者坦言高端拍賣行中也不乏贗品拍賣前往往都會先展出幾天讓人們看樣,看完樣進行拍賣,即使拍到了贗品,買家也沒地方討說法。高立鑫介紹,近年來因為拍賣行拍出贗品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

高立鑫表示各種民間文物鑑定機構遍地開花,隨之而來的鑑定騙局層出不窮只要肯出錢就可以獲得一張藝術品鑑定證書,不但可以立刻包裝成寶身價倍漲甚至還可以指鹿為馬。類似漢代玉凳的荒唐例子舉不勝舉。沒有鑑定標準沒有鑑定專家,老百姓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偽專家’忽悠,市場怎麼能健康發展?”

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破滅了多少人的“暴富夢”

“證出一門”規範鑑定機構

據收藏界專家表示,一個健康穩定的市場投資者比例大約是20%比80%,是真正的收藏者一旦過度偏離這二八比例,就可能導致市場過熱或者泡沫的出現,然而業內人士指出,真正的收藏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的收藏愛好者抱著投機的心態從中撿漏跟風盲從求富心理現象嚴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買家賣家還是炒家,心態都顯得十分浮躁。

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施立學認為政府應牽頭建立專業的民間收藏評定委員會施立學說目前還沒有具有公信力的組織發出權威的聲音,政府應該組織成立權威的評定委員會,由正規專家組成提高市場上收藏品品質,讓證出一門取締證出多門現象,促進收藏品市場繁榮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應建立鑑定機構准入機制。建立相關的法律監督約束機制鑑定證書必須由專業機構簽證,一旦存在虛假簽證,可追究相關機構的法律責任,通過法律和信用機制對文物藝術品鑑定行為進行制約。同時,很多所謂的鑑定專家自身缺少文化修養和專業教育社會亟待權威的評定委員會還真正的藝術品“清白”。

古玩市場成贗品江湖,破滅了多少人的“暴富夢”

收藏者的快樂就是出自喜歡和熱愛,併為藏品嚐盡甜酸苦辣而無怨無悔。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收藏的江蘇人劉坤說在玩賞中品味藏品所蘊涵的歷史文化內容,收藏曆史,保留文化,並且傳承文化,這才是收藏的真正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