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第四交响曲》是贝多芬成熟时期的一部作品,脱离了莫扎特、海顿的影子,在这部交响曲当中,我们听到了更多贝多芬的“声音”。这部作品充满了乐观、美好的情绪,充分发挥了管乐的特点,尤其是第四乐章中,难度极高的大管独奏,这个段落甚至被称为当今大管演奏家的“试金石”。
如果你想欣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很好的办法就是从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听到最后一部交响曲,从中你就能感悟到作曲家全部的心路历程。
贝多芬的性格是孤傲不羁、蔑视权贵的。所以在他的音乐中,时刻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个性和反抗精神、叛逆精神。但是唯独有几部交响曲一反常态(《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在这几部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憧憬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渴望等等。
《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06年,当时贝多芬36岁,是他创作技巧成熟、人生经历丰富、身体状况最好的时期,再加上当时启蒙运动思想扑面而来,所有的乐观、美好都体现在这部交响曲当中。
贝多芬写作《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时,还存有莫扎特、海顿的痕迹,很多是在模仿古典交响曲创作的原则、格式,当中并没有太多的音乐含义,更多的是曲式的需要。而《第四交响曲》则脱颖而出,完全有了自己的语音和风格。
《第四交响曲》是一部没有标题的交响曲。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同时也限制了我们,没有标题的交响曲,反而能够让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这部交响曲是bB大调,这个调性对于管乐来说非常有利,尤其是铜管乐器,它们的泛音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音响会更加通透。
作品开始有一个很长的引子,这个引子空旷、纯净,并且戏剧性很强,在一个引子中,就已经感受到了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作曲家内心的丰富程度。第一乐章是一个明快的奏鸣曲式,表现了贝多芬乐观、向上、内心火热的心态。第二乐章有一个固定的伴奏音型,一个美妙、缓缓的旋律娓娓道来。
第三乐章很特别地使用了“二对三”的写作技巧,节拍为三拍子,两小节为一个单位,而两小节中包含一个大的三拍子节奏,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技术,这让整个音乐非常地生动,并富有律动。
第四乐章,非常快速的快板,其中一段大管独奏非常特别。在当时,大管这件乐器的性能、机械装置还不如现代,但是贝多芬却给大管写了一段极难的独奏,甚至到现在,都可以说是大管演奏者一生必练的曲目,演奏家的“试金石”。
本期主讲人
张国勇
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策划
张国勇/文
王晨辰/整理
閱讀更多 國家大劇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