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江北辦:修好“民心路”,架起“連心橋”

“劉家溝社區東側的路修好了,現在全面通車……”近日,漢濱區江北辦後片幾個村的村民奔走相告。

漢濱區江北辦:修好“民心路”,架起“連心橋”

劉家溝東側道路雖然是條通村路,但卻是江北辦後片幾個村通往316國道的主要幹道,去年因地質災害該段路基滑塌,路面損壞, 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漢濱區政府在第一時間列出“惠民清單”,超前謀劃,指派區交通部門專家勘查、設計修復方案,辦事處按程序組織施工單位緊急搶修。

為保證公路質量,辦事處明確工程監理、交通辦幹部、村幹部成立工程監督小組,全程參與施工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經過近90天的緊張施工,高標準高質量完成600餘平方米路面修復和3000餘立方米擋護牆修建,並於4月初正式恢復通車。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江北街道辦堅持以脫貧攻堅工作統領全局,強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建”,一手抓“養”,不斷充實完善農村公路網絡,打通連接群眾的“最後一里路”。自2016年來,該辦爭取到通村建設立項和“油返砂”修補、水毀補修等項目,累計投入660餘萬元,新修公路10.3公里,補修4個村6條道路,方便了轄區群眾出行,也為江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同時,針對農村公路點多、線長、面廣,日常管養難度大這一問題,該辦全面推行“路長制”,成立了專業公路養護隊伍,共吸納22戶貧困戶就業,使得每條公路有人管、有人養。各護路員根據區域劃分,定期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和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積極向村民宣傳公路維護常識,引導受益民眾自覺參與養路、護路,打造“全民養護,造福於民”的模式。

“路好了,我們進城打工、賣菜啥的一下方便了很多,騎車十幾分鍾就到了。這辦的可都是真真正正的實事、好事。”泥巴路變成“致富路”,“民心路”架起“連心橋。如今,江北辦轄區各村滿眼盡是新農村建設帶來的美好畫面,處處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