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四年,从月薪2300元到收入百万,只因他做到了这点

有一个年轻人,他家三代务农,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连初中学历都没有。9年前,也就是2010年,经历两次高考后,他终于从山东泰安市下面的一个贫困村考到了北京读大学。

毕业后,找工作并不理想,他成了北漂。住在北京北五环外10平方米的地下室,和一帮农民工兄弟做邻居,每天早上不到7点起床,带着100多斤的明信片坐十几站地铁去南锣鼓巷摆地摊。后来他到西单大悦城做服装销售员,一个月2300块底薪卖着500块一件的短袖,从上午10点站到晚上10点。

几年后,他却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靠的就是写作。

可能很多朋友都猜到了,他就是自媒体大v粥佐罗。

2015年8月,入行新媒体后,他苦练写作能力,连续写出多篇10W+爆文,2017年3月,因为写作能力,他成功跳槽,跃升为年薪50万的内容副总裁兼首席新媒体讲师,线上课程销售额超1000万,线下服务500强企业,一天课时费5.9万元。2018年3月,他离职后创立自媒体公众号@粥左罗,3个月积攒了20万用户;8月发起成长社群,至今超6000人付费加入,并成为年度优质社群;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就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所撰写的一本关于提升写作能力的书,,

书中从找素材到成稿方方面面都写得很详细,基本上关于写作中遇到的难题他都在书中给出了详细方法。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我仅就提升写作能力这一块做个拆解。

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输入,思考,输出。

一输入

有输入才能有输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书有多种,知识性,致用类,文艺类,工具书,看你自己喜好。想要输出,就必须逼着自己输入。输入也要有方法的。

1有目的的去看书

你看这本书是要学习一个什么技巧?要解决一个什么话题?

我以前看过许多小说类书籍,就像看电视剧一样,真正记得住大的没多少。现在年纪大了,因为需要,我带着目的去看书,反而有了收获。

在选书之前,可以先看下目录,你当前需要或是马上要用到的重点看,其他的可以略过或不看。

2提高你的输入强度

写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一篇观点文正常是2000到3000字,故事文是3000到4000字,如果我们每天看五篇,那就是15000字,一个月就是450000字,每个月你比其他人多看了这么多,又怎会没有收获呢?

3做读书笔记

有时候看过许多书,随后就忘了,也没有用到书中的知识,那这本书我们就白读了。要解决这个难题,做读书笔记是最好的整理方法。

把书中一些特殊的观点,好用的方法,特殊的案例用颜色笔标出,像我基本上看的是电子书,那我就用最古老的方法,用水笔记在笔记本上。

读书笔记做过后,不要放在那里不看了,要定期翻一番,看书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二思考

1阅读时,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去读,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2要不断追问事情的本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譬如一棵大树,平常人看到的是一棵长了多年的大树,而你看到的却是树下面的年轮有多少圈?树下面是什么土?这样的土质适合长什么?

小孩哭闹,她是因为什么要哭闹,是不舒服?是心愿没得到满足?还是有其他想法?你比别人多想了一点,你的文章就比别人有深度。

3

建立知识链接

今天学了一个逆向思维法,那我可不可以把它和前天学的创新思维,加减思维,平面思维,类比思维联合起来。看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找到他们的共性。

4随时随地运用所学知识

今天学了如何找素材?我马上就要用一用,看这个方法是不是比我自己的方法好,或者能不能和我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归纳整合,从中找到更好的,刚适合我自己的方法?

三输出

一定要强化输出能力

1写,持续写,作者粥佐罗三年写了300万字,一年就是一百万,每个月就是八万多字,就是这样高强度的输出,他才会在短短三年内做了那么多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2建立自己的写作流程

定主题,起标题,搭框架,查资料,写初稿,改稿打磨,排版看,校对推文一步步来。

定好主题之后,先去找和主题相关的素材,金句,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写金句,再搭好框架,然后把素材填充进去就行。

这里介绍三个框架法:

用框架法写作可以让你短时间内快速成文。

1一般的观点文模式就是总分总。

2论点,分论点,正例,反例。总结

3引出一个话题

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观点

正面论证这个观点

反面论证这个观点

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

以上这些都做到了,那会距我们的目标又进了一大步,坚持下去,你一定会遇见心目中的自己。

总结:写作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已经有很多人都做到了。但是一定要坚持并有合理的方法,那就是输入,思考,输出。


毕业四年,从月薪2300元到收入百万,只因他做到了这点


毕业四年,从月薪2300元到收入百万,只因他做到了这点


毕业四年,从月薪2300元到收入百万,只因他做到了这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