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東南,烏江支流阿蓬江邊。清代逐漸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和鹽道交匯之地,商賈雲集、店鋪鱗次,豐富的桐油、山茶、土漆、食鹽等物資集散地,吸引著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客商來此經商,留下大量遺存;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是融合土家風情、巴人文化和漢文化一體的4A旅遊景區。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國家級歷史區文化名鎮,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於一體的千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老街由青石板鋪就,長約1000米,寬2 - 3.5米不等,街道兩旁的商號、民居、會館、學堂均為木質結構,有的是吊腳樓,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撮箕口,錯落有致,別有風韻。民居之間有畫有精美壁畫的封火牆,窗花是精美的木雕,磉墩上有精湛的石刻,走在街上,猶如置身於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濯水古鎮建築實現了土家族吊腳樓與徽派建築的完美結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古樸而飽含哲理。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水初稱“白鶴壩”,元明之際屬酉陽土司轄地。重要的商業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來便成為重要的驛站和商埠,自清代後期起,該地便已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人稱濯水為“濯河壩”。此時,此地已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櫛比。商貿的日益發達,迅速促進了當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創造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歷史,甚至已居於同時期的黔江縣城之上,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酉陽三大名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還有一座被譽為亞洲第一的風雨廊橋。風雨廊橋橫跨於阿蓬江上,長658米、寬5米,分為 橋、塔、亭三部分,橋身為純木製結構,建築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上建有層塔亭,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黔江濯水風雨人行橋緊連古鎮,像一弧漂亮的彩虹,臥在阿蓬江上,寬寬的廊橋遮風避雨,夏暑冬涼或天氣惡劣之時,對做買賣的或土著鄉民自然是一種庇護。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茂生園”、“宜賓棧”、“光順號”、“同順治”等商號與多個染房、釀房、刺繡坊等手工業作坊的存在,吸引了上海、寧波、廈門、廣州、南京、武漢等地的客商。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餘家大院的八賢堂是濯水古鎮的一個重要的古建築參觀點,是古鎮第二大古民居,三進合院磚木結構民居建築,左右兩側有封火山牆,牆體使用小青磚砌至馬頭牆,牆角、天井用青石裁割成石條築就,牆上有獸頭裝飾,避邪鎮煞,這是一處典型的風水建築。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光順號是明清時期濯水十大號口之一,建築面積880平方米,為濯水古鎮第一大古建築,它是濯水古鎮七大院中唯一一個採用兩開大門的大院,也是鎮上唯一使用三方青磚青瓦牆的大院,臨街一面是全木構架的,兩邊封火牆和院後用磚砌成,它的大門還是鎮上唯一的卷斗門。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濯河壩講堂原是樊家宅第和古鎮第一所義學講堂,三進合院建築,宅院空間呈梯級移位 ,以大門、二門、過廳、堂屋直至後院,遞次變化,呈現出由寬敞到緊湊的規律和特色。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汪本善舊居,是古鎮上唯一一棟有封火山牆的臨江五層吊腳樓,也是唯一一棟站在街面上透過這棟樓的大門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江面景色的建築,是鎮上目前最高的吊腳樓,稱為濯水第一樓,這就是我國著名有機地球化學家汪本善先生的舊居。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龔家抱廳,則土家族吊腳樓中稀有的寵兒。龔家抱廳是鎮上最具建築空間特色的古民居之一,位於老街"三倒拐"處,龔氏家族曾經本是鎮上唯一擁有槍支的大家族,他們販賣鴉片,走私軍火,在鎮上有著甚高的影響力,並形成了強大的地方武裝。古鎮"半邊街"一段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屬於龔氏家族。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煙房錢莊是濯水古鎮早期的一家經營規模較大的信用機構,坐落在整個古鎮的中心位置 ,是古鎮的一塊風水寶地,隨著銀行業逐漸興起替代了錢莊,煙房錢莊從此停業。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山外的風琴、口琴、自鳴鐘、汽燈、手搖留聲機等洋貨被他們帶到了濯水,轉而將濯水的蠶絲、桐油、茶、漆等產品遠銷山外。清末,甚至還有日本人來此經商,把“光順號”的生漆和“同順治”的藥材遠銷日本,演繹了中日民間貿易的傳奇。1956年後,由於種種原因,古鎮的商貿逐漸萎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我的中國行(二十六)丨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