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及時雨"修養的規矩和引導,靜賞孩子美好未來的"彩虹"

修養真的重要嗎?很多人嘴上說的頭頭是道,行為卻讓人大跌眼鏡。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是禮儀之邦。中華上下五千年風雨莫測,戰亂不停,但恆古不變的是禮儀。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以禮相待,都講究尊卑有道長幼有序。

而現如今,不講禮貌的行為比比皆是,養成一個壞習慣只需要三天,而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很長的一段時期,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重視起來,從小注意禮貌的培養,帶出一個有家教的孩子。讓我們從下列四點來步步漸進吧。

給家長的

控制好"嗓門"

很多家長說話嗓門非常大,並不是批評嗓門大,而是在自己沒有控制好音量的時候,對別人造成影響,這是非常不禮貌的現象;有的人認為嗓門大是中氣十足的表現,其實不然,在公共場合高談闊論,影響別人百害而無一利;並且,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必定模仿,有樣學樣,這樣造成的影響就更大了,所以首先倡導家長們,在公共場合要理智的提醒自己要儘量壓低嗓音說話。

其次,愛吵愛鬧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對他們一開始要教的事情就是正確使用"室外音量"和"室內音量"。室外指的就是露天狀態,只要不是深更半夜只要不是開會狀態,怎麼大聲都沒有關係,在室內就不一樣了,在室內用對方能聽見的音量就好了,當然這個室內包括家裡、教室裡、樓道里、車上、電梯裡等等。

給家長的


餐廳、和酒店就更不用說了。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詢問,為什麼在自家車裡也要降低音量呢?因為車上空間小,大吵大鬧會讓人心煩意亂,也會影響司機開車。

看電影的時候不要說話,如果有必要在耳邊輕輕說,不要影響他人。電梯裡有別人的時候最好不要一直聊天,別人不一定願意聽你們家的事情,你們肯定也有隱私,所以需要交談也要儘量小聲、簡短,不要給雙方造成困擾,耐心地等待電梯到站。一件件小事累積起來,孩子慢慢地就能知道要尊重別人,例如叫別人地時候要自己走過去叫,不能隔著屋子扯著嗓子喊別人,有什麼話面對面說,不要大吵大鬧。所以與其等他們大了實在改不過來壞習慣,不如先入為主,從小就教導。

給家長的

做出耐心、謙讓、禮貌的舉止

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教導他,要學會給別人一點兒耐心和謙讓。不擠不搶、排隊。輪到自己再玩,玩的時候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要學會分享,因為別人也在排隊,將心比心,不能一個人霸佔著。從一件件小事中吸取教訓學到東西。

給家長的

例如大人們在交談或者打電話的時候要安靜地在一邊等待,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試圖打斷,不急的事情可以等一會再說,緊急的事情先小聲地說一聲"打擾一下"。到人家家裡做客的時候不能自來熟地亂跑,要由主人帶著參觀,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同意,不要亂碰亂拿,用洗手間的時候也要問一下主人。坐要有坐姿,站有站姿,坐著的時候不要蹬前面的椅背,不把腿伸長,以免絆倒別人。要學會謙讓,就像孔融讓梨一般,鼓勵孩子去做,監督孩子去做。

給家長的


有涵養地說話

跟別人交談的時候,要注意禮貌,要好好說話,正面溝通,避免使用嘲諷、詰問、挑釁的語氣,不能用反問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這些小細節是從生活中就要開始糾正的,就好給孩子立個規矩,做的好就給予適當獎勵,激起他的興趣。由於現在孩子說髒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要從小監督,因為很多孩子罵人說髒話都是從學校同學那裡學來的,要是在家裡聽到他講,及時糾正他。

給家長的


當然,也要告訴他,別人跟你講話或問問題要回應,父母是不會自己幫你說話的,你要自己回答,自己的大腦中的想法要勇敢地獨立地表達出來,就這一點,我本人是深有體會的,從小我就是個很獨立的人,父母也這麼教導我,如果我在餐廳想喝飲料,他們就會鼓勵我獨自前去,表達自己想要什麼。孩子一定要學會表達,這點很重要,不然很容易演化成社交恐懼症。

說到禮貌,必定少不了那幾個敬詞,家長要教會孩子活學活用"請"、"謝謝"、"對不起","請"是個魔法詞,一個句子加上他就變得十分溫和,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也好;切記教育孩子不要使用命令語氣,告訴他人人平等,沒有誰是有義務幫助他的,需要別人幫忙時,要注意禮貌,多用"請",才能變得更親近。

給家長的

餐桌上的小禮儀

在我看來,在孩子小的時候,最能體現教養和親子狀態的就是餐桌禮儀了。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大部分家長都十分看重飯菜質量和孩子吃進去的量,所以餵飯的現象常有,這樣孩子就沒有了自主權,並且容易產生依賴心理。

給家長的


另一方面,盲目強調孩子吃的數量,而對孩子的餐桌禮儀沒有過多要求,不管在什麼地方吃都可以,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格外的淘氣。所以提倡家長,不要過度寵溺孩子,讓孩子自己吃飯,並且要有一定的吃飯地點,一定要在餐桌上吃完再下桌,儘量教育孩子使用公筷,不要邊吃邊玩手機,不要邊吃飯邊說話,這也是吃飯的幾個小習慣。以中國的傳統來講,要全家上桌了才能開始吃飯,並且要長輩先動筷,後輩才可以動筷,這也是需要注意的,要從小培養。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有自己的立場不要輕易動搖。

給家長的

孩子們從小要體會的是尊重,而不是縱容,這樣才能理解為什麼要尊重別人尊重環境。從小事情中不一定能體現人品,但是會暴露一個人的修養,有修養的人讓人尊敬,有教養的人讓人舒服。從小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有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