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扶贫制衣亮点多

走进埇桥区杨庄乡林庄村扶贫工厂,只见踏板翻飞、轮轴转动,不一会儿一件件衣服就缝制了出来。“制衣是个技术活,刚开始干着急也干不了多少,现在熟练了,一件衣服很快就能制作完成。”工人们的话语中透露着自信。

扶贫工厂里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自扶贫工厂建成以来就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待遇不低,都挺满意的。”一名贫困户笑着说,“我们的产品卖得可好啦,专供出口!”

扶贫工厂生产的衣服何以能专供出口?这靠的是村里返乡创业青年韩星龙创办的宿州市埇桥区星龙服饰有限公司。过去,林庄村没有支柱产业,经过村书记的努力争取以及乡领导向上级的项目申请,2017年林庄村扶贫工厂项目实施了。

栽下梧桐树,还要引来金凤凰。当年村里就吸引了宿州市埇桥区星龙服饰有限公司与之合作。星龙服饰有限公司是一个集服装加工、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的扶贫工厂,投资150万元,占地4.2亩,厂房10间600平方米,机械设备1套价值40万元,运输汽车2辆,年产量4万件,年营业额100万元。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公司目前吸纳本地村民及周边村民务工人员30人,其中贫困人口9人,技术工人每人每月可收入2500元以上,同时可为林庄村带来集体收入4万元。

林庄村村民杜翠梅是在车间上班的一名贫困户,负责裁剪衣物。“这活儿不重,腿脚不好也不耽误干活,上一天班能赚六七十块钱工资。”杜翠梅说,前段时间听到车间复工的消息,她第一天就来上班了。

“订单不等人,今年3月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车间就陆续复工了,目前工人全部到岗,车间满负荷生产。”该公司生产经理韩星龙说,今春第一笔外贸订单即将出口,这几日公司正忙着对产品进行质检。

林庄村村书记杜文杰表示,像这样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收入不错又相对稳定的工作的贫困户越来越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不离乡土脱贫致富。扶贫车间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实现了多方共赢。(郭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