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萬公頃、5890萬元、6600公頃……海東這項工作實現開門紅

今年以來,海東市農業農村局堅持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認真布篇,紮實推進,農業生產實現“開門紅”。

今年,全市春播生產穩步開局,全市計劃播種面積21.8萬公頃,目前,已完成播種5.6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2.93萬公頃、油料作物1.93萬公頃、蔬菜6600公頃、其他393公頃。已調運儲備良種7220萬公斤,檢修各類農機具3.1萬臺。全市儲備各類化肥3.36萬噸、農藥264.7噸、有機肥5.91萬噸,使用農家肥325萬立方米。各縣區成立了春耕服務隊,統一調運、分散發放農資良種。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積極探索新途徑,近1000公頃撂荒地重新復耕。疫情期間,辦理“菜籃子”產品運輸通行證849張,累計運輸農產品和農資8896噸,確保了全市疫情期間“菜籃子”產品和農資能夠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為推動畜牧業生產逐步恢復,海東市農業部門把轉型發展作為著力點,加大生豬、禽蛋、奶業扶持力度,投入資金5890萬元,啟動實施3個年出欄10萬頭以上大型生豬養殖場建設項目,確保年內生豬出欄20萬頭以上。截至3月底,牛、羊、豬出欄分別達到5.24萬頭、24.67萬隻、22.19萬頭;肉、蛋、奶產量與去年同期持平。全市飼養能繁母豬場戶7794戶,存欄豬24.19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05萬頭,比上年末增10.48%。

在蔬菜供給方面,一季度蔬菜種植面積6600公頃,其中露地蔬菜5113公頃、設施溫棚1486公頃。目前日均上市蔬菜160噸左右。蔬菜生產基地以互助土族自治縣塘川鎮,平安區白沈溝,樂都區高店鎮、高廟鎮、洪水鎮、雨潤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總堡鄉等為主,蔬菜生產保供持續穩定。

除季節性生產原因,目前全市115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復工復產105家,復工率達91.3%,預計4月中旬全部復工。一季度完成農業項目投資1.22億元,9個重點項目中已開復工7個,開復工率78%。全市10家畜禽屠宰廠在疫情防控保障到位的前提下,已全部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