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暖暖說】《倫敦生活》,是這兩年來一部在全球爆紅的英劇。


這部短小精悍的英劇斬獲了2019年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最佳劇集,最佳編劇和最佳導演四項大獎。


今年剛滿35歲的才華橫溢的編劇兼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也成為這兩年英國串紅最快的創作型女演員。


作者/斑松


說到女性主義,大家會聯想到那些積極向上,打破藩籬,並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的女性。以這樣的女性為主角的影視劇層出不窮。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講的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家庭主婦如何成為了一個脫口秀演員。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傲骨賢妻》裡描繪了一批思想獨立的精英女律師。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小婦人》中的女英雄形象,有為了自己的寫作理想放棄豪門婚姻選擇獨自奮鬥的喬。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然而《倫敦生活》這部劇的女主人公,卻有別於這些光輝的女性形象,甚至可以說是她們的反面。


她沒什麼事業,唯一的雄心就是開一個咖啡店。


她極度缺乏安全感,幾乎是飢不擇食的接受任何一個願意上她的男人。


她意志力薄弱,抵抗不住男人的誘惑,背叛了自己的摯友。


她也沒啥原則,為了得到銀行貸款,甚至主動給銀行職員露胸。


她逆來順受,面對惡毒繼母的欺負忍氣吞聲。


你想說,這樣的一個女性也可以聯繫上女性主義嗎?這也太喪,太沒骨氣了吧!


然而《倫敦生活》就是為我們講述了這樣的一個“平凡的失敗者”,如何活出了屬於她的女性主義。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芸芸眾生中,大多數人都歸於平凡,並沒有偉大的抱負需要實現,甚至終身都在與自己的缺點角力。然而在這平凡的命運中,也蘊藏著閃閃發光的東西。


原來,我們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如果一個人沒有被好好愛過,她不會知道自己值得


該劇本名“Fleabag”,原意是形容邋遢,一團糟的人,一如女主角如下慘狀:


其實女主角是一個生性善良,大大咧咧,幽默機靈的女子。


就這樣一個人,卻被繼母欺負,父親漠視,姐姐誤解,被各種男人甩。


她是怎麼落到這種地步的呢?


母親離世,父親角色的缺位,是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季一開始女主就在因摯友的死去而沉浸在深深的悲傷和自責中。難以釋懷的時候她跑到父親家把自己痛罵了一頓,說自己是一個貪婪,自私,道德淪喪的女人,根本就不配自稱為一個女性主義者。


而父親面對女兒這樣絕望中的自我否定,冷冷地插了一把刀:“也許你這是從你媽那兒遺傳的。”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當她的繼母給了她一個大巴掌,父親正好看到,但卻什麼也沒做,走過來開了一句玩笑:


“聚會都開到走廊上去了,看來是個好兆頭。”


最後,她的繼母在酒會上把她當傭人一樣使喚,忍受到極限的女主當場摔杯。而父親呢,氣憤地要她收拾殘局,讓她不要破壞他的幸福。


作為一個女兒,如果自己的父親都沒有愛過自己,維護過自己,她怎麼會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怎麼能懂得維護自己呢?


她身上的唯一盔甲就是她的幽默感了吧。


所以當她的小男友跟她說“別讓我恨你,愛你已經足夠痛苦了”的時候,她的反應是,喲,這是個好句子,你應該把它記下來。


當她意識到她露水情緣的帥哥情人告白的對象不是她的時候,也只能用最燦爛的笑來掩飾難堪與失望,告訴他“沒關係”。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其實很多女性都像女主一樣,活在他人的注目之下,不停地用男性的目光審判自己,規範自己。


做自己就要承受譁眾取寵的指責,甚至不敢讓情人看到自己在超市買大號衛生棉。如果沒有男人願意跟自己上床,那簡直是世界末日。所以女主一直靠性來填補內心的不安全感。


女性主義的運動已經進行了近兩個世紀,女性一生的功課已不再是找個男人,鎖住男人了。但生活中我們還是會不知不覺地以男性的肯定來定義女性的價值。


這就是為何會有“剩女”這個詞,為何某些真人秀要強迫質樸自然的女博士穿上高跟鞋,為何“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說法死灰復燃。


女主的困境說明她對男人的迎合並沒有讓她獲得安全感,反而讓她離自己越來越遠。被傷害,被拋棄之後的強顏歡笑並不是真正的堅強。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當所有對愛的祈求被辜負,自愛才會探出頭來


像這樣的女孩英文中時常被稱為“Doormat”,就是進門前大家都要踩一踩的門墊。


第一季的最後一集,打擊到了頂峰。繼母欺負他,父親站繼母,男友視而不見,姐姐寧願相信她撒謊的老公,還暗示她害死了她的朋友。


眾叛親離之下,她終於崩潰了。


這時,一個生命中重要的過客來到她即將倒閉的店裡,跟她說:“People make mistakes(人都會犯錯)。”


這,就是為何人們會給鉛筆裝上橡皮頭的原因。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這之後的她,洗心革面,開始鍛鍊身體,也不再亂交男友,全身心經營自己的咖啡館。她需要從這個被動壓抑的局面中解脫出來。


第二季,從一年之後的家庭聚會開場。


她以一襲帥氣的開胸連褲衫出場: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當她姐姐在飯桌上大講自己最近實踐的積極心理學,說“通向幸福的唯一道路是勇於正視自己,承擔後果”,她回懟:


“也許幸福取決於你相信誰,而不是你相信什麼。”


當姐夫又用他的慣用伎倆來貶低她,說她所有的特立獨行都只是譁眾取寵;她再也不覺得是自己有問題,而是不屑一顧的走開。


她變得敢說,敢做,並且不為自己感到抱歉了。


就連父親也對她另眼相看,說她現在看起來很強大。


父親問她為什麼,她回答說,因為她不在乎了。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內在的強大,使她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自我堅定的同時又不帶侵略性。


真正的女性主義,對我而言,正是這樣的一種溫柔卻又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到人群裡去!不辜負每一個當下


然而內心的獨立,並不意味著自己不需要陪伴。


《小婦人》中的喬,曾發出這樣痛苦的吶喊:“女人也有天賦、思想、和雄心。我受夠了那種女人只適合去愛的說法。我受夠了這些。但我現在卻感到如此孤獨。”


這個時候出現了兩個關鍵性的女性,給女主的命運轉了一個彎。


第一位是看起來極度缺乏幽默感的心理醫生。


女主已經習慣在自己的話裡穿插無厘頭的玩笑和自嘲,然而這個醫生卻嚴肅地確認每一句模稜兩可的話是否是玩笑:“以防幽默掩蓋了其它信息。”


她告訴女主,應該學會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另一位女性,是女主在幫她姐姐舉辦的最佳職場女性獎晚會上邂逅的獲獎人博琳達。


當58歲的博琳達得知女主才33的時候,露出了同情的表情。


人人都說年輕好,但在博琳達看來,變老卻給她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自由。


女人一生下來就痛苦所束縛,痛經,痛產,痛奶。而絕經正是這一切痛苦的終結者。雖然骨盆的確會塌下來,沒有人再去撩你了,但女性從此自由了,不再是奴隸,不再是生育機器,終於單純地成為了一個人。


博琳達把年華消逝的前景描繪得如此之美好,瞬間打消了女主的年齡恐懼。


這個時候博琳達又鼓勵女主回到晚宴上,去揮灑她的費洛蒙, 莫負春光。但女主不願意回去,她想想她的過去,覺得大多數人都很垃圾。


這時博琳達嚴肅地跟女主說:“人,就是我們擁有的一切了。”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的確,女性獨立之後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如何與人建立新的連接。


女性主義對於我而言不是孤芳自賞,不是一種對立的情緒,也不是某種理想主義,而是明知現實的不美好,仍然去擁抱它,去接受它的煙火氣


所以博林達那一番闡述讓她豁然開朗。真正的女性主義一點也不作,而是抱著對生命每一個階段的贈與的感恩去享受它。女性也需要與自己的慾望和解,與人性的缺陷和解


與我而言,這是更人性,更智慧的女性主義。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當你找到了愛,就像找到了希望


找回自我的女主準備好進入人生的新階段了嗎?


為更強大的人,生活總是會準備更厲害的挑戰。


這次女主面對的挑戰是:愛上一個神父。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這個惹人犯罪的神父當然超級性感,從頭腦到腹肌都性感!


穿上神父禮服,是越禁忌越誘惑。換上平常衣服,又是可鹽可甜。


女主角在他家不小心翻到一個以為是佈道詞的本子。他立馬搶過去說這只是為教區寫的餐館點評。在女主的堅持下,他才透露剛寫下的標題:這是讓我願意相伴40個晝夜的甜點。女主角的心一下子被俘獲了。


而男主的心是什麼時候淪陷的呢? 我想應該是他帶她去參加貴格會的時候。


該會主修沉默,禁止說話。如果心裡實在有什麼想說的,必須站起來說給所有人聽。在一片靜默中如坐針氈的女主角終於忍不住站起來,憋出一句話:


“有的時候我擔心自己的胸再大點兒的話,就不會是女性主義了。”


就這樣破了神父的功。


愛情的小火苗燃起來了,之後呢?女主角鬥得過上帝這個“情敵”嗎?


為了這百年難遇的靈魂伴侶,女主還是決定試一試。


這樣的愛情必然是痛並快樂著的。


女主角在懺悔室裡對自己軟弱的描述令人潸然淚下: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我很羞愧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想要有人每天都能告訴我該吃什麼,穿什麼,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什麼玩笑能開,什麼玩笑不能開,該去愛誰,該怎麼去對他表白。


我想要個人告訴我怎樣去生活,因為不知為何我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這樣一團糟。


即使我知道不管做什麼,生命的盡頭都是一樣,但是還是不可抑制地感到害怕。”


這有沒有像某個深夜的你和我?


在種種掙扎,努力,倔強,堅持之後,夜深人靜,也會有這樣極度脆弱的時刻。


想放棄,想找個人來接手自己的人生。


但這樣的軟弱,卻讓堅強顯得更加有血有肉,像帶著露珠的鏗鏘玫瑰。


神父在主持她父親和繼母的婚禮上發表了一個震撼人心的關於愛情的演講:


曾經有人對我說,愛是與生俱來的

所以人生的目的就是為愛找到它的歸屬

人們總是說,愛是感覺,感覺對了就很簡單。

但我深表懷疑。


我們需要勇氣才能辨別誰是對的人,

愛情不是為弱者準備的。

做一個浪漫的人需要滿懷希望。

這個意思是,當你找到你愛的那個人,

就像找到了希望。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最後,神父依然選擇了永恆之愛。


劇終前兩分鐘的告白和分手戲,簡短又催人淚下。


但生活依然要繼續。


在女主手中兜兜轉轉好幾個來回的雕塑,原來是以她母親為原型的。


她緊緊攥著這雕像,像攥著自己的愛。


是的,那滿腔的愛意,仍然需要為它仔細找到安放的地方。但現在的她,已於昨日不同。


她有能力去辨識愛,有勇氣去追求愛,也非常有尊嚴地接受了不完美的結局。


但結局並不重要。


在這場愛的體驗中,她知道自己有給予愛的能力,也知道自己被一個崇高和有趣的靈魂真正愛過。有這樣的人生體驗,她之後不大可能再碰到歪瓜裂棗,只會在更合適的時間遇見更好的人。


就像這樣,即使是一場不完美的愛情,也會給人帶來無盡的希望。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你喜歡《倫敦生活》、喜歡這個投射了你我影子的女主菲比嗎?


歡迎文末留言交流。也歡迎講述你的生命體驗。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點亮“在看”,歡迎轉發分享。謝謝閱讀!


本期主編:非非馬


全球爆紅的《倫敦生活》 :一個失敗者的女性主義


夜暖暖影視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