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治疗新冠临床数据公布:喜忧掺半

北京时间,4月11日。吉利德(Gilead)公司宣布了一项关于Remdesivir(瑞德西韦)对COVID-19的药效的研究结果。数据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瑞德西韦治疗新冠临床数据公布:喜忧掺半


文章里,53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严重和危重COVID-19患者,基于同情用药的原因使用了瑞德西韦。这些患者有些正常呼吸时的氧饱和度≤94%,有些需要吸氧支持。受试者接受了为期10天的瑞德西韦的疗程,第1天静脉注射给药200 mg,剩余的9天治疗中每天100 mg。


试验结果表明,在53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严重和危重COVID-19患者中,瑞德西韦给68%的患者带来症状缓解。尤其是在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中,瑞德西韦的治疗将死亡率控制在18%。


其中30名患者用药前已经插管,四名患者使用了ECMO。跟踪了18天(中间值)以后,36位(68%)使用了瑞德西韦的患者的氧支持水平有所改善。30位插管的患者中17位拔管了,4位ECMO患者有3位不需要ECMO。共有25位患者(47%)出院,7位患者(13%)死亡;插管患者的死亡率为18%(34位中有6位),没有插管患者的死亡率为5%(19位中有1位)。


论文表示,此前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在17-78%之间。一项在武汉进行的包含201名患者的研究中,接受有创通气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66%。


同时,论文也指出了这一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例如:


1) 样本太小,原定是61位患者,有8位患者的数据缺失,包括7位患者无治疗后数据和1位患者有给药错误。


2) 不是随机双盲试验,毕竟很多患者可以自愈。


瑞德西韦的药效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是结果看着还是很有希望的。


就在两天前,吉利德把正在进行的两个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进行了重大的中期变更,将测试的样本量增加了3倍,并切换了临床的主要终点(primary endpoint)。


原先这两个临床试验的设计是招募1,000名中度或重度COVID-19患者。针对中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终点是14天内出院患者的比例。针对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终点是14天内的发烧和血氧饱和度的改善。


更改以后,重症患者的试验规模从400名受试者增加到2400名受试者。中症患者的临床试验将招募目标从600上升至1,600名受试者。


主要临床终点也改成一个包括7点的评估,包括从未住院到死亡的七个方面的改善几率。


希望这两个大型的临床试验可以给出一个更为肯定的结果。如果使用安慰剂的患者需要16天能改善症状,那么瑞德西韦大约需要将改善时间缩短到13天才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总结:瑞德西韦治疗新冠,结果有希望,但实验有缺陷:并非双盲,样本太小,仍需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