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相处指南:父母适时的低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写下的故事里,或许有你的人生轨迹。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亲子沟通的小故事。

故事人物:


王女士:盼盼的妈妈。家境贫寒,凭借自身努力考上大学,目前是一家公司的主管。性格坚毅,吃苦耐劳。

盼盼:初三学生。目前老师反映作业经常不及时上交。

“叛逆期”相处指南:父母适时的低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你的孩子最近作业不好好做


那天下午,王女士在办公室忙一个棘手的项目。项目修改多次,但还是有一些信息需要确认、核对。正当她看得有些心烦意乱的时候,忽然电话铃声响起。

“喂,你好,请问是哪一位?”

“你好,请问是盼盼的妈妈吗?我是盼盼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你好!盼盼在学校不听话了吗?”王女士一听是老师的电话,有些紧张地询问。

“王女士,最近其他老师跟我反馈,说盼盼最近作业不好好做,还请您回去跟盼盼询问一下原因。”

“好的好的,谢谢张老师!我下班回家后问一下情况。”

“叛逆期”相处指南:父母适时的低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你凭什么摔我的手机


“盼盼,吃晚饭了!”

“嗯。”盼盼正在打游戏,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

“妈妈跟你说话呢!”

“等会儿,马上就好!”

啪!王女士将筷子重重摔在了桌上,一脸严肃地盯着盼盼。盼盼沉浸在“战场厮杀”中,并没有注意到妈妈的脸色变了。

就这样僵持一分钟后,王女士觉得自己的血全部都涌上了脑壳。她忽然站起身,一把夺过盼盼的手机,用力摔到了墙上。砰!手机掉在地上,屏碎了,似乎还有什么也碎了。

盼盼愣了几秒后,忽然大喊:“你凭什么摔我的手机!”

“凭什么?就凭这手机是我的血汗钱买的!你看看你,这些天我忙着工作,没空管你!你倒好,天天打游戏!今天张老师给我打电话了,说你最近作业不好好做,我看都是这手机害的!”

盼盼脸涨的通红,拳头紧紧攥着,恶狠狠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还愣在这里做什么?!做作业去!”

随后就听见大力摔门的声音。

从那以后,盼盼跟王女士一直僵持着。

故事告一段落。

还原内心世界


王女士:工作不顺心,孩子不听话。孩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玩手机,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我好累,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我一下?不好好学习,将来如何能够考上好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

盼盼:以前事事管我,现在还是事事管我。摔了我的手机!好,我就偏要跟你对着干。

心理学分析


在心理学上,11-12岁至15-16岁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的孩子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者危机期。反抗心理是少年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少年期的孩子产生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对此需求缺乏认识,依然固守过去在精神、行为上的约束和控制,这形成一个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

对于这段时期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他们已经初步有了自我想法和判断能力,不再是那个顺从的乖宝宝。如果在家长科学的引导下顺利度过叛逆期,将会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

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

1、 学会尊重。

2、 平等对话。

“叛逆期”相处指南:父母适时的低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场景模拟——具体解决方案

“盼盼,妈妈想跟你聊一聊,可以吗?”妈妈声音温和。

盼盼沉默。

“盼盼,妈妈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妈妈那天心情不好,一冲动摔坏了你的手机,你能原谅妈妈吗?”

盼盼有些惊讶地望着妈妈,似有疑惑。看到妈妈一脸的真诚,盼盼沉默着······

一会儿,盼盼抬头看着妈妈轻声说道:“妈妈,我也不对”

“妈妈今天带你再去买一部新手机。不过你要给妈妈拟定一套手机使用规则,好不好?”

“谢谢妈妈。”

结语


请相信孩子。给他们时间,给他们尊重,给他们耐心,让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压迫控制,而是尊重引导。


周云,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科学传播讲师。人生目标:干有意义的事,做温暖的人。

张孝然,硕士毕业于扬州大学,是一名健康管理与营养讲师。目前拥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四级公共营养师、三级健康管理师等资质证书。人生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