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只要是学过成语的人都知道一个词:纸上谈兵。

意思指的是一个人只有理论而没有任何的实际经验。而它的延伸意思更是代指无能的人。

纸上谈兵这个词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长平之战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长平之战这场战役,是纸上谈兵这个词语的来源,也是赵括骂名的由来。

而整个事件的主角,便是在史书之中被口诛笔伐了几千年的赵国将领:赵括。

可问题是赵括当真如史书中的记载一般,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吗?只怕未必!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展开对峙。

双方共计投入了超过60万兵力。

而在那个时候,赵国名将赵奢,也就是赵括的父亲已经去世。

赵国明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

当时负责赵国军事指挥的是老将廉颇。

秦赵两国在长平接阵数次,均以赵军的失败而告终,损失兵力数十万。

最后,廉颇无奈选择坚壁清野战术,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均置之不理。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廉颇的策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使得赵国立于了不败之地,但实际上以当时赵国的情况根本已经无力维持下去了。

随着战争的进行,赵国渐渐难以维持。

而战争的接连失利,也令赵孝成王失去了继续坚持的动力,于是在赵孝成王的授意之下,赵国向秦国求和。

但是出乎赵孝成王预料的是秦国出尔反尔,秦昭襄王在虚晃一枪以后,趁着赵国懈怠再次发动攻击。

被狠狠的戏耍了一番之后,赵孝成王恼羞成怒;再加上先前廉颇兵败城毁致使赵国蒙羞,赵王便起用了赵括来代替廉颇。

然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领,组织进攻。

老辣的秦国却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45万赵军最终落了个黄土没顶的下场,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万箭穿心,惨死阵前。

然而这场战争带给赵括这位年轻的将门之后的不仅仅只有失去生命。

在这场大败之后,赵括被永远的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从那以后,赵括的名字就变成了不自量力甚至无能的代名词。

不过,如果我们抛开历史书上的那些定论,真正的仔细研究一下赵括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真实情况,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赵括。

首先说,赵括并非无能之辈。

虽然说所有的史料对于赵括的评价都是“不知合变”。

不过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

那么对于赵括的水平,恐怕也只有和他血战长平的战神白起才自有资格。

而这位战争的胜利者对于自己的这个敌手是如何评价的呢?

在这场奠定了秦国横扫六国基础的战役结束之后,白起看着被手下收拾起来的赵括尸体,感慨的说了一句“倘使竖子不死,必成一代军神”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白起对于赵括的评价实际上非常高。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还处在第一梯队的名将已经所剩无几。

而不管是乐毅还是李牧等人,虽然也算是第一梯队,可是不管是眼光还是大局观都比白起差了不止一筹。

换句话说,如果说白起看的不准,那么就没有人还能看准了。

而且,作为战争的胜利者,白起是没有撒谎的必要的。

至于说被大家都当做是赵括是个草包的铁证:赵括母亲的奏折,其实通篇并没有说过赵括无能。

在赵括领兵出征之前,赵括的母亲曾经去求见赵王劝阻这件事情,原话是这样说的:

“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也就是说,赵括的母亲反对的理由并非是赵括真的没有本事,而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如他的父亲。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赵括母亲反对自己儿子代替廉颇的缘故是赵括水平不如他父亲而不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真本事。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战争本身上找到一些证明。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同时令军中严守换帅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对于秦军换帅一事一无所知的赵括中了白起佯装败退的计策,结果被白起用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了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

同时白起用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河内郡全部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诸国的援军和粮运。

最后,秦军通过这一围困战术致使了赵军主力断粮长达四十六天

到了最后,大量赵军士兵或饿死或因突围不成而死亡,士兵们甚至开始相互残杀为食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长平之战赵军被围之后,赵军断粮一个半月,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却依旧没有溃散足以证明赵括能力。

无奈之下,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营却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并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才向秦将白起投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场战争的整个过程之中有几个非常奇怪的点。

首先、第一点便是赵括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很强。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赵括在刚刚接手军队的时候就对整个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为了能够顺利施行自己的军事主张,赵括几乎将原本廉颇一系的旧将领清洗了一个遍。

要知道, 廉颇在赵军之中的地位可不是普通将军可比的。

赵括却可以在刚一接手部队就大肆清洗他的旧部而却不引发军队内部的矛盾,这种现象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在赵军内部是被肯定的。

此外,赵括在粮尽情况下仍然约束军队没有溃散。这一点上就足以证明赵括本身是很厉害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魏武卒以外,实际上别国并没有专业的职业军人编制,约束兵卒将领能依仗的手段就只有强压和粮草。

实际上,即便是在军队已经职业化之的朝代,粮草问题依旧是足以摧垮一支部队的致命因素。

就以大家都熟悉的另一场战役: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为例。

当时,曹操亲自带军奇袭乌巢,一把大火烧光了袁绍的所有粮草。结果,原本占据上风的袁绍军队一下子士气全无,原本实力最为雄厚的袁绍也落了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这就证明了赵括的实际本事绝对不会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子差劲。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同样是面对断粮事件,但是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足以证明赵括至少比袁绍加上手底下一群人都要有能力。

并且,长平之战的决定胜负的根本在本质上也并不是两军对垒或者说统军将领的对决。

从根本上来讲,长平之战实际上是秦赵两国的综合实力以及意志力的比拼,拼的是看两国谁先耗尽最后一口气。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两国为了这场战争做了多大的投入。

先是秦国。

根据史料推算,当时秦国总计投入兵力65万支援人员共计120~150万人

而在当时秦国的总人口数量也才不过700万上下

换句话来说,为了这场战争,秦昭襄王一下子就拿出了秦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及全部的常备部队,甚至还临时征召了一部分人。

那么赵国呢?

当时赵国总计投入兵力55万左右,而当时赵国总人口仅仅约为300万左右

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秦赵两国总计投入的基本上都是本国三分之一的人口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虽然在数据的比例上面看两国基本相当,可是这是由于秦国除了军队之外,还额外的增加了一百多万的支持人员参战。

换句话来说,如果不是秦国后来为了能尽快结束战争并且全歼赵国的有生力量而增加了人员投入,秦军所付出的投入比例是要远远低于赵国的。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虽然说秦赵两国在长平之战都同时投入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可是综合比对来看,赵国付出比例更大。

并且,由于两国的政体的区别,秦赵两国百姓或者说士兵本身对于战争的态度也不相同。

虽然说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国总体来说还算是较为尚武的国家,可是从根本上来说,赵国本质延续的依然是晋国的当初的一些政策。

而秦国就不同了。

在经过了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已经彻底的进入了以法家思想为主体的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而24等军功爵制度的存在,也使得战争对于秦国百姓以及军队士卒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件痛苦的灾难,而是一场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天赐良机。

这也使得两方对于战争的态度完全不同。

一边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愁云惨淡。

一边是“父死子从、兄亡弟从,爷娘齐欢送”的举国兴奋。

一个是越打仗越没心气,一个是越打仗越兴奋。

当战争陷入到了拉锯战的泥潭之中的时候,哪一方可以笑到最后其实已经一目了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即便是两国投入相同,秦国也会凭借军功爵制度笑到最后。

换言之,这种结局实际上在赵括接到了赵王的命令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并且,即便是没有赵括替代廉颇的事情发生,拖到最后输掉的也依然是赵国,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既然不管是谁来指挥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都会是赵国输,那么为何最后人们却对赵括口诛笔伐呢?

这主要原因是出于我们国家长久以来的一种习惯认知——为尊者讳。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直白与制度大于一切,我们中国人一向喜欢委婉并且更加感性。

这也导致在我们的社会风气之中形成了一种“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习惯性的认知。

在“天、地、君、亲、师”的五个尊者层次之中,不管是哪一个层次如果犯了错误或者说有出错的地方,作为后人或者说臣子的人通常都会先想办法掩饰。

如果实在无法掩饰,并且非要记录下来也都会采用“春秋笔法”的曲笔手段。

在赵括的这件事情上,其实也是这种情况。

虽然说,长平之战赵军的惨败结果最根本的诱因在于赵孝成王在失了颜面之后暴怒而急于求成。

可是碍于“为尊者讳”的缘故,这一责任自然不会落在赵孝成王的头上。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出于为尊者讳的缘故,一些上位者的错误往往会被隐藏。

只会由这场战争的直接指挥者赵括全部承担。

这一点就如同南宋的抗金名将,岳家军的首领岳飞被害一事。

真正想要害死岳飞的人实际上是宋高宗赵构,可是最终的罪名统统归在了直接执行者秦桧的身上。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才会有了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的评价。

以及司马迁在《史记》中:“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的记载。

当然了,赵括也并非全无责任。

以赵括的父亲赵奢的评价来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也就是说,在赵奢看来,自己的儿子的水平实际上还不足以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

再结合白起对于赵括的评价,我们其实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赵括并非草包,可他只能算是一个还未经历练的雏鸟。

但可惜的是,上天却没有给赵括成长的时间。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赵括最大的错误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撞上了最不应该遇到的对手。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却在自己人生中的初啼时刻迎头撞上了早就已经修炼至化境的白起。

于是,这个原本有可能成长为下一位军神,在未来充当赵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赵括最后也不得不接受失去性命,还要为赵孝成王背负数千年的黑锅,被人当做是无能代表的结果了!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春秋》

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并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葬送了40万赵军的赵括真的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无能吗?未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