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2020年4月15日是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沒有網絡安全 就沒有國家安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公民個人信息的價值不斷提升,數據顯示,44.4%的網民遭遇網絡安全問題。對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意義隨之日益凸顯。

2017年《民法總則》的修訂,對個人信息權作出明確的規定,確立了個人信息的民事法律保護。《刑法修正案(九)》的出臺,修改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則是從刑事角度對個人信息進行懲罰性規定予以立法保護。


典型案例

部督20190115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基本案情:2019年1月15日,大慶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工作中發現,我市喇嘛甸居民莊某、萬某通過互聯網在大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從中牟取暴利。大慶警方以莊某和萬某為突破口,經過逐步深入調查,最終查實了4條完整犯罪鏈條14名主要涉案成員的角色身份和真實身份。這是一個活躍在互聯網上、涉及河北、山東、天津等省市多人參與的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集團。最終,大慶警方在山東省東營市、菏澤市、青島市,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北辰區,成功抓獲了包括5名信息販賣源頭人員在內的1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打掉了4個完整犯罪鏈條。

這起案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分佈三省五市。他們首先通過網上搜集,以及從賓館、網吧、中介等一些能夠接觸到公民個人信息的行業入手,購買公民個人信息。購買時按照信息類別,每條20-50元不等。然後,犯罪嫌疑人通過互聯網對外大肆販賣。經查,犯罪嫌疑人最早從2018年1月開始涉嫌犯罪,涉案公民個人信息400餘萬條,初查涉案金額200餘萬元。而這些個人信息,最終可能被販賣到從事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犯罪人員手中。


警方調查還發現,我市莊某、萬某二人,是一對80後小夫妻,丈夫萬某經營二手車生意。這中間,會需要一些個人信息拓展業務。妻子莊某就開始在網上購買個人信息,提供給萬某使用。後來,又把買到的信息販賣出去。但僅一個月不到就被警方抓獲。截至被捕前,莊某獲利2萬餘元,萬某獲利1萬餘元。


2019年12月10日,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分別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薄某,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劉某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史某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李某、萬某 、莊某等十三人拘役四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十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至三萬元。

提醒:公民信息代表著公民隱私安全,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取,極可能引發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下游犯罪,甚至有人會利用這些信息實施綁架、敲詐勒索等嚴重暴力犯罪。警方對源頭非法售賣人員會堅決予以遏制和打擊,對下游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人員也要從重懲治。


保 護 公 民 個 人 信 息

網 警 為 你 支 招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1、網絡分享樂趣多 敏感信息需“減排”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2、口令常換莫分享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3、數據備份至最新 不怕勒索要贖金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4、天上掉餡餅 地下有陷阱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415國家安全系列宣傳】網警教你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