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方方现象?

方方是一个骨子里不断解构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作家,否则她不会授权或默许外国出版商打出违背事实的日记销售广告语。在批判我们社会的不足与阴暗面时,她的作品曾经是感人的、有独特价值的。但再往她思想深处走进时,是恐怖的,她对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是否定的,而且她把这种否定当作深刻和卓尔不群。像方方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很有一批,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基本上是否定本民族的文化与现实成就,骨子里是缺乏民族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国已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看得见的进步,给国人带来巨大的自信的同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仍然在教育、文化、思想、话语、舆论等软实力领域还处于不自信状态,不少人还基本上迷信和照搬西方的标准和价值体系、话语体系。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与自信要远比中国硬实力建设要落后、艰难,一部分原因是西方的“忽悠”能力太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一些尸餐高位的知识分子太傻太天真。欧美抗疫如此的一塌糊涂,但舆论场上西方还是自信满满、堂而皇之甩锅不断,这时候中国的那些知识分子、那些中国知识分子的舆论场在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硬钢,不但没得到有力的知识分子声援,反而得到一些知识分子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失去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已经分不清是非,别人栽赃诬陷到我们头上,我们不据理反驳,反而责怪据理力争的同胞。这些人还占着社会的高位,愧对祖国、人民的厚爱和提供良好待遇,这样很不利于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我们非常需要在国际舆论场上敢于直面人生直面挑战、呵护中华民族合理利益的民族精神卫士,而不是像方方那样在后方不断施放冷箭的民族精神消解者。当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得了软骨症,急需补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很好的阐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对外来文化一定要消化吸收,而不是食洋不化。正如我们吃牛肉、羊肉,不是为了变成牛和羊。

方方不是批判黑暗中流淌大爱的周树人,也不是博览群书追求雅致的周作人,她是一个冥顽不化、与时代大潮渐行渐远的盲人摸象者。她自以为比年轻人思想深刻,但年轻人已逐渐告别她那自鸣得意的观天之井,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新旧两代人之间,可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