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因为一首如梦令,十四、五岁的李清照轰动京城,无人不读李清照。那是平静安稳的闺阁岁月,有着少女时代专属的乐趣与活泼。年轻时的李清照也十分热衷于过节。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 似是二人有缘。

宋徽宗时期宣和六年,“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说的正是元宵佳节万街千巷、繁盛热闹的场景,从过年开始营造出的喜庆热闹氛围在这一天推向高潮——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笑脸齐聚。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也正是在这个人群似云浪般涌动,万家灯火照亮整个汴京城的日子里,在红墙碧瓦的相国寺中,

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钟情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那时,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道出了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里有着对心上的人纯情与羞怯。

  • 又似是命中注定。

据元代人伊世珍《嫏嬛记》记载,赵明诚少年时曾经做过一个白日梦——

赵明诚午睡做梦,梦中读了一本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实在不能理解其中意思,没办法只能将此事告知其父,他父亲思索一番后十分高兴的同他讲,你将会娶一个善于文词的妻子,因为——

"言与司合",就是言字旁加一个司,合在一起就是词字;

"安上已脱",意思是安这个字把宝盖头去掉,就是个女字;

"芝芙草拔",指的是灵芝的芝、芙蓉的芙把那个草字头拔去,就是之夫;

合在一起就是词女之夫,就是说赵明诚会娶一个善于文词的妻子。

  • 天作之合。

后来,21岁的赵明诚娶了18岁的李清照,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收集金石与字画,读书写词,好不快活!坠入爱河的李清照,也曾撒过娇,追问"吾与花孰美?",也曾因为异地恋而写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之苦,而他的夫君更是写下了数十首词来回应她,有趣的是,当时赵明诚的朋友们都觉得他写下这么多的词也抵不上他妻子的一句"人比黄花瘦"。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 只愿天公不作美。

再后来,山河动荡、颠沛流离。

赵明诚得病身亡,她孤身一人再嫁张汝舟,如果说因为贪图珍藏财宝娶她的张汝舟是个渣男,那在婚后对她"日加殴击"的张汝舟还是个家暴男,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李清照一纸诉状告发张汝舟虚报举数骗取官职,最终被获准离婚。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 终不似少年。

历经世事沧桑,再也没有那种期盼"三五"元宵的少女感。绍兴二十年,定居临安的李清照谢绝了朋友们想与她共度佳节的好意,因着自己的心境与处境,回忆曾经的美好安稳,不由悲从中来,写下了《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尽管落日金光灿灿,暮云色彩波蓝,可我心中依旧愁闷焦烦。在这个日子,想起汴京那些繁盛的岁月,想起那因为期盼而盛装打扮的模样,现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其中滋味,真真是让人听了难以言说,也难怪著名词人刘辰翁说道,每每诵读此词,为之涕下。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千古第一才女的晚年,竟也是孤苦落寂,着实令人惋惜。

-END

PS:

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一头是美好的邂逅,一头是孤寂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