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常说:“十年鸡头胜砒霜”,真的有毒吗?能不能吃?

在农村,过去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鸡是农村最普遍常见的家禽,老百姓养鸡,自己都舍不得吃,一般都是卖掉换取财物,补贴家用,除了过年节或有客人来的时候才会杀鸡。但是,很多时候家里在炖鸡吃的时候,大人们都不让小孩子吃鸡头,说是鸡头小孩子吃了不好,其实,在民间有“十年鸡头胜砒霜”的说法,因此,才不让小孩子吃。那么鸡冠到底能不能吃?真的有毒吗?

农村老话常说:“十年鸡头胜砒霜”,真的有毒吗?能不能吃?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农村有句俗语叫“狗无八年,鸡无六载”,鸡极少有活过十年的,能活七八年就是奇迹了,何况在农村里养鸡,一般都是为了产蛋的,而鸡产蛋的黄金期是2-3年,过了以后产蛋率就很低了,年数越大,产蛋量越少。而不产蛋的鸡,喂着就是浪费粮食了,所以基本都会被宰杀掉。

而且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养鸡过三年,在养就赔钱”,鸡的产蛋量高峰植经过三年的养殖之后,就会大幅度的下降,再养的话特别能吃,但是下蛋就会很少了,所以被称为赔钱货,很多时候都会在不下蛋之后吃掉,不论在农村散养还是养殖场,确实很少养殖很长时间的鸡,所以这种胜过砒霜毒的十年鸡头,基本上不存在。只有一些大公鸡会活得长久一些,但鸡的寿命大约也就是7年左右,真正活到10年的鸡是相当罕见的。

所谓无鸡不成宴,鸡是人们常吃的家禽。平常吃的鸡多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鸡龄,老百姓正常养的,不足半年嫌嫩,超两年嫌老,都是不太好食的了,鸡头更是不及其他部位好吃,老鸡头就更不受人待见了,但是有的人说鸡头存留的重金属物质成分比其它部位多,重金属物质摄入多了,超标,会对人有害,不利健康,因此才有了此说法。

为了验证此说法是否属实,有检测机构就此专门做过一个检测,他们选了来自同一个养殖场、鸡龄分别是两年和六个月的鸡头,以及一只在农村养了一年多的土鸡鸡头,进行汞、铅、砷、铬、镉五大类重金属检测,希望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大家的疑惑。

检测结果证实:两年的鸡头和六个月的鸡头,在重金属含量上差不多,那只农村土鸡和饲养的肉鸡相比,重金属含量的差别更小,据实验表明,即使养上五年的鸡,它的重金属含量也不会超过国家标准,而且鸡头和鸡的其他部位的重金属含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因此证实,鸡头包括鸡冠完全可以食用。

至于农村老话常说的“十年鸡头胜砒霜”的由来,其实是出自一个典故。相传北宋年间,海边渔村一位渔夫经常跟船出海打渔,有时候一去就是多年,而有一次出海竟然去了十年。妻子在家喂养老母鸡,卖了鸡蛋补贴家用,看到分别十年的丈夫归来,妻子当然十分高兴,就挑了那只时间最长,下蛋也少了的老母鸡,杀了炖熟后犒劳丈夫。谁料想,丈夫吃了鸡头后,竟然气绝身亡。婆婆一家便告到官府,要求官府以“谋害亲夫”羁押这位妻子,衙役立马将妻子抓了起来,收入牢中,幸亏当时是苏轼断案,查明了渔夫家里养的这只鸡已经有十年的“高龄”了,而十年的鸡冠上产生了毒素,这才还了妻子清白。

由此看来,这“十年鸡头胜砒霜”一说,应该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后因以讹传讹而得来。所以喜欢吃鸡头的朋友不必纠结于这句老话,而且鸡头中并非像传说中那样,含有诸多毒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