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弛:來自學院路29號的港風少年


“我的名字叫姚弛,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們。”

姚弛說完吐了吐舌頭,顯得有些羞澀。

從“大廠”離開的不到一個月時間裡,他一直在接受各種採訪和拍攝,儘管沒能坐上那個象徵著出道的金字塔,但依舊沒有阻擋他成為一名職業藝人的步伐。

姚弛:來自學院路29號的港風少年

在此之前,姚弛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普通大學生,或者說,在學校裡,他其實不那麼普通:英語系、棒球隊、樂隊主唱,輪廓分明,長得也好看,他無疑是校園風雲人物。

簽約公司之後,姚弛每天上完課,從海淀區學院路走到五道口地鐵站坐十三號線,一路換乘,到另一個城區接受聲樂和舞蹈訓練。

這樣的日子,讓姚弛離夢想愈發接近。

小時候,姚弛家住在西安的城中村裡,他對周遭世界的印象是灰暗的,直到知道這個世上有一種職業叫“歌手”。當時,姚弛和姐姐會跑去家對面不遠處的影碟店租一些VCD、DVD

“放到碟機裡的時候,電視裡就會呈現不一樣的世界,那個世界是充滿色彩的、閃亮的,讓我特別嚮往。”

如此的念頭在姚弛心裡生根發芽,他想擁有這樣的生活,想成為一名歌手在舞臺上唱歌,感染電視機前的人,那些像他和姐姐一樣會為此歡呼鼓掌的人。

參加《青春有你》之後,姚弛的訓練生活一下子提了速。

基礎相對薄弱的他在每個階段的練習中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戰,他坦言,除了技術難關,最難克服的是關於自己的自信問題,“舞蹈和唱歌都是可以通過不斷練習變好的,但是自我認同是需要一直去提醒自己的。”姚弛沒有輕言放棄,畢竟曾經連80斤體重都減掉了,還有什麼不能堅持的呢。

姚弛:來自學院路29號的港風少年

後來,姚弛在《失落沙洲》公演時拿到了現場投票的小組第一,那也是他最喜歡的舞臺,“我覺得這首歌是這個節目中最適合自己的一首歌,唱段的情感表達也是最充分的,服裝造型也都特別喜歡。”

音樂之餘他的另一大愛好是攝影,“喜歡紀錄生活,用相機和手機拍下生活周邊美好的東西,它們像是我的另外一隻眼睛。”

姚弛拍的照片總有一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氣息,這也是他被稱為“港風少年”的原因之一。在大廠的四個月裡,他拍了一千多張膠捲相片,不過遺憾的是,離廠那天他把相機丟在車上了,裡面有半卷膠捲,“再也找不到了,很難過。”

姚弛:來自學院路29號的港風少年

但新生活始終是要開始的。姚弛說,如果以前夢想是幻燈片上的平面影像,那麼現在的它正在逐漸變得立體起來。

接下來,他想真正兌現自己在節目中的承諾,寫出幾首對自己、對粉絲都很有意義的歌曲,“希望真的很酷很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