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的春节


散文:童年的春节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乡村的春节总是令人如醉如痴,难以忘怀。难忘的不仅能让馋嘴的我一饱口福,而且还有很多神圣的仪式和习俗。

童年的过年菜是我日夜的念想。炸酥菜是家家户户过年食谱里的"标配",因它食材简单,只需油、面、萝卜即可,油、面、萝卜家家户户都有,自家地里生产的。只有富裕人家可以炸的丰富一些,如炸藕合,炸带肉的酥菜,还有油炸带鱼、油炸花生米等等;再则,便于储存,待客时,作为主打菜,取之即用,省却许多烹饪之苦。过年时,我家总要炸满满一大箩筐酥菜的,父亲将箩筐高高挂起,不让我们轻易够到,待客时方能捞着吃,要一直吃到二月二龙抬头呢。


散文:童年的春节

再就是大锅菜,所谓的大锅菜就和现在的东北乱炖菜差不多。食材主要有黑豆芽或黄豆芽(必须自家泡制的)、大白菜、海带、五花肉或猪头肉,混杂在一起,用泥巴砌垒的大锅灶炖满满一大锅,然后盛放在大瓦盆里,吃时只需加热即可,或者用勺子舀半碗,加点开水就可以食用了,想想至今仍令人舌颊生香,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啊!

童年的过年菜是醉人的乡愁,无论我走到哪里,身处何方,吃过多少山珍海味,都没有家乡的过年菜的味道,那种味道,历久弥香,沁入心脾里。


散文:童年的春节

令人难忘的还有春节的各种习俗。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神,传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的日子。这天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一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等贡品,然后烧香、点烛、放纸炮等。希冀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二十五,磨豆腐。"在里有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据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在腊月二十五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神所奏的那样,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那时,人们往往在过年时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割年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传统民俗中在这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同时,发面蒸馒头,迎接新年。此时,父亲总是小心翼翼的把收藏的字画挂在中堂,贴春联,母亲蒸好热气腾腾的馒头,顿时屋里氤氲着麦香和墨香。除夕晚上要祭祖。父亲把我们李氏祖先的牌位都摆在正厅供桌的正中央,摆上鸡、鱼、肉,水果等贡品,倒上美酒,点燃香烛,然后按长幼的顺序依次上香跪拜。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

祭拜完毕,才能吃年夜饭。首先要把第一碗水饺端给长辈吃,大人依次坐定,最后才能轮到我们小辈,这充分体现尊老孝道的家风传承。


散文:童年的春节

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我们这里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寓意一年得以素净)。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正月初一拜年,也是农村人相互之间解"疙瘩"的天赐良机,同在一个村,"屋连山、地连边",相互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这时,只要进了对方的家门,向供奉的这家人的列祖列宗的牌位磕三个头,一切都冰释前嫌、和好如初了。农村人的质朴、厚道在这一刻也显露无遗了。


散文:童年的春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我们这里对新女婿称为"新客"。岳父、岳母这时也拿出最高的礼节招待新女婿。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初三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这天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禁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接五路神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正月初六,也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而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散文:童年的春节

正月初七是人日,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文字记载上,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汉代东方朔《岁占》收录的古俗认为,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这天农村还要在村中大街摆香案祭祀,人们用香火烤馒头、煎饼等食物吃,祈祷人们不生病,除瘟疫。


散文:童年的春节

剩下几天里,除了走亲访友外,就是邻里之间相互宴请。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闹花灯,打铁花,看大戏,热热闹闹的年味方渐渐淡去。

PAGE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