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 | 大娃

很多经常旅行的朋友都会在飞机加速离开地面的刹那顿感渺小和无助,所能做的只有默念“凯里麦”并祈祷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不可避免要经常坐飞机的大娃对载有平民的民航飞机用作进攻的武器很不赞同,更对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极其厌恶哪怕他们信奉穆斯林。但身为影迷的大娃又免不了接触诸多关于空难的影片而关注最多的则是911事件,不过大部分电影基本聚焦于该事件所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却很少客观记录空难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好在千呼万使出来的「93航班」挑选了绝佳的视角打破了这种不可能,尽管早已知道影片的结局却还是揽获烂番茄新鲜度90%以及IMDB和豆瓣上评分居高不下的口碑。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别样的方式“重现911”

“911”事件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而其中包含70位市政官员、130位股票经纪、230位金融副总裁以及343位消防队员,很多当时参与地面营救的人都在随后几年被确诊为各种癌症。根据联合国发表报告显示此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而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则高达万亿。不可否认,在亲友同胞遇难转瞬天人永隔面前,家庭的破裂和个人心灵的创伤经年难愈;而在国家荣耀感和归属感象征的坍塌面前,国民的安全感和信念也被极大削弱。据说当天总共有四批恐怖分子劫持架飞机,美国航空11号和联合航空175号分头袭击世贸中心,美国航空77号则袭击五角大楼。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同样被劫持的联合航空93号客机没撞到重要建筑而是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据推测原本是要撞白宫或国会大厦而它未能击中目标的原因则众说纷纭。虽然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已经无人知晓,但根据乘客给家人打的电话以及飞机上的黑匣子足以勾勒出大概轮廓,而本片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则根据已有事实进行了丰满。此人根据著名流血抗议事件拍摄的「血腥星期天」口碑不输好莱坞电影,接替美国新生代导演道格·里曼执导的「谍影重重」续集也凭借拿手的写实风格延续了前作的成功并获得了更高的评价,而本片吸引人的关键要素除了敏感刺激的题材之外便是完全纪实的拍摄手法。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剧组更是为真实呈现当时的情景筹备数年且做了大量具体的幕后工作,通过使用手持摄影机和同步切入真实对音频的方式达到粗犷凝重的画面感,片中还有大量的沉默镜头甚至可清楚地听到乘客们急促的呼吸声。值得称赞的是每位演员都与原型人物相似,而导演为营造出真实对峙气氛还特意安排劫机分子和扮演乘客的演员住在不同宾馆,就连遇难者家属也对影片的拍摄给予了积极配合并为剧组提供了遇难家人的详细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坐飞机时习惯吃的糖果等诸多细节。曾在「波士顿法律」中饰演疯癫律师的克里斯蒂安·克莱门松变身为英雄,生活化的表演方式同样营造出极强的代入感。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93航班上发生了这些

影片的开头并不像「世贸中心」那般漫长的铺垫而是直接切入四名恐怖分子并让镜头适时掠过纽约上空,突显出这座摩登大都市在灾难前的宁静与繁华并存以及未来几天甚至几年里将面对打击与考验的强烈反差。这种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还在展现劫匪和乘客同时默念“愿主保佑”时再次采用,想要表达的效果无非就是用美国人的亲情爱情和劫机者的冷血组成鲜明的对比。空姐在行色匆匆的乘客依次登机后开始了热情而周到的例行服务,而混入乘客登机的四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则开始恐怖的劫持计划。他们用假炸弹命令机组成员把乘客赶到飞机尾部,又用匕首杀死两位飞行员并最终取得飞机的控制权。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悲剧无法避免而导演也心知航班上每个人细碎的抱怨和渺小幸福的真实能够让影片的结局显得越发的残忍,以至于在乘客通过电话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得知必死无疑和最终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之间,巧妙插入了大量温馨催泪的戏份。有位女士打给丈夫发誓只要能活着走下飞机明天就去辞职全心经营家庭,有位男子在打给妻子和母亲的电话中重复着从前不足挂齿的"我爱你",官方的报告显示飞机上先后共十二人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在获悉双子塔被撞后随即策划反攻以夺取控制权,恐怖分子见大势已去便在最后关头将飞机撞向地面同归于尽,而影片则大胆的演绎了乘客击毙两名劫匪甚至集合众人力量攻入驾驶室的片段。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影片通过那句“我抓不住了”以及黑屏后的字幕昭告了并未改变的残酷结局:9.11当日全美共有四架民用飞机遭到劫持,仅有93航班没有撞向终极目标但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坠毁几分钟后军事指挥官才获悉该机遭劫而最近的战机还在100里以外。据说总统曾下令向被劫飞机开火但军事指挥官担心误击目标而决定不向飞行员下达空击命令,不过此后美国境内全被民航飞机被迫降落甚至史无前例将领空暂时全部封锁。导演基于悲惨而崇高的事实添加了必要的想象,无疑是对93号航班上死难者及其家属朋友及全体美国人向往和平安宁友爱并为之努力的纪念,开场不厌其烦地列出每个人机票名字的画面用意也正在于此。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911”已成为美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大事而影视题材的涉入也是早晚的事,但也因为其现实性和敏感性导致即便很多年过去仍不敢提起,而以93航班作为切入点回首就再合适不过了,既不赚眼泪又不揭伤疤而是努力关注其中的正能量并引发最广泛的共鸣。即便如此,这种家喻户晓的事情也往往会因众口难调导致如何改编都要遭骂,比如很多人对于飞机上可以不受任何干扰的正常使用手机表示怀疑,而对于影片中乘客者撞入驾驶舱的设置更是不太相信。甚至认为影片带有宣传官方口径的性质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却还有很多悬疑以及极大的争议,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未出现丰富可靠的信息就提前拍摄确实稍微早了点。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然也有部分影迷朋友抗议的原因在于历史事件过于恐怖而不愿再受心理冲击,不可否认观看本片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观影后的心情也肯定非常压抑。最让人难以承受的则是迈克的家人在电话中指导他要尽力夺回飞机的控制权并在挂断后失声痛哭,以及捂着腹部流血的伤口依然拼命抵抗的场景,如果真的把自己置身于彼时彼地真的很难不被那种痛苦所击倒。不论如何,乘客们英勇的行为迫使恐怖分子改变预定计划甚至使得更多百姓幸免于难都理应得到尊敬和荣誉,毕竟在最黑暗的时候还是有人会挺身而出避免更大的损失,甚至想到的并非最终能否安全的存活逃跑而是尽量不让劫匪得逞。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过,美国民间基本反对93航班坠毁的说法而认为是由美国空军击落的,一方面在于政府拒绝公布黑盒子最后三分钟的内容使人们无法知道坠毁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许多目击与地面证据显示飞机是在空中爆炸后坠落而非官方所说的垂直势态坠落。不管怎么样,影片最后那个由飞机坠毁造成的大窟窿在四季变化和春雨冬雪的滋润下渐渐愈合了……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遭遇劫持却未能击中目标的「93航班」,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https://www.gzb001.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