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一個男人要認真渣起來,那可是能跨時代的。今天要說的這位大詩人,縱使才華橫溢、晚年悽慘無比,依然擺脫不了渣男的罵名。


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盧照鄰比寫《詠鵝》的駱賓王小十二歲,根據史料,已無法考證這兩人是否見過面,但可以確定的是,兩人都久仰對方大名,且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駱賓王在四川時曾去拜訪盧照鄰,可惜當他尋到對方住所時,盧照鄰已經離開四川了。

不過,這住所裡住著一位姓郭的姑娘,長得明眸皓齒、顧盼生輝。

郭姑娘說:

“盧照鄰去長安參加官員選拔考試了,他走之前說,考完試就回來娶我。現在一走兩三年,孩子都生下來了,他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雖然這位姑娘生的好看,可是這幾年一個人拉扯孩子,還沒有經濟來源,看起來有幾分困頓

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郭姑娘跟駱賓王講述了她和盧照鄰的故事。

當年,盧照鄰來四川新都縣做公安局局長(新都縣尉),可惜不過五年時間,因一些事情進了監獄。

從監獄出來後,時不時跟一幫文人、名流出入勾欄瓦舍,並在一家妓院結識了郭姑娘。

盧照鄰對她說:

“別在這裡謀生了,跟我走,我養你。”

由此,郭姑娘便跟盧照鄰好上了,還懷了他的孩子。

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郭姑娘不知道,盧照鄰懷揣著建功立業的抱負,一心想去朝廷做官

果不其然,這一年,朝廷說要進行官員選拔,盧照鄰剛好符合條件,便興匆匆趕去長安考試。

臨行前,他對郭姑娘說:

“不管我這趟考沒考上,第二年開春肯定要回來的,到時候八抬大轎、明媒正娶接你過門。”

沒想到這番話竟成了訣別,盧照鄰一走便失去音信

聽完郭姑娘的遭遇,駱賓王十分同情,便對她允諾:

“我寫封信給長安的朋友,託他們打聽一下盧照鄰的消息。”

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幾個月後,長安傳來回信,信上說:盧照鄰並沒有通過當年的考試,而且已經離開長安回洛陽了,並在洛陽娶了一房小老婆,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郭姑娘聽聞後傷心欲絕,素來愛打抱不平的駱賓王也是怒不可遏,內心OS:

好你個盧照鄰,枉你文章名滿天下跟我並稱盧駱,不曾想背地裡竟是個負心漢。

他安慰郭姑娘,並寫下四百多字的長詩將盧照鄰所作所為曝光:

《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歸雲已落涪江外,
還雁應過洛水瀍,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柳葉園花處處新,
洛陽桃李應芳春。妾向雙流窺石鏡,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時離別那堪道,此日空床對芳沼。芳沼徒遊比目魚,


幽徑還生拔心草。流風迴雪儻便娟,驥子魚文實可憐。
擲果河陽君有分,貨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貧賤無人重,
莫言富貴應須種。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漢皇寵。
良人何處醉縱橫,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縑成慊慊,
翻將故劍作平平。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後啼痕上竹生。
別日分明相約束,已取宜家成誡勖。當時擬弄掌中珠,
豈謂先摧庭際玉。悲鳴五里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
思君欲上望夫臺,端居懶聽將雛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簷前歸燕並頭棲。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
舞蝶臨階只自舞,啼鳥逢人亦助啼。獨坐傷孤枕,
春來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錦江中霞似錦。
錦字迴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平江淼淼分清浦,
長路悠悠間白雲。也知京洛多佳麗,也知山岫遙虧蔽。
無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長情守期契。傳聞織女對牽牛,
相望重河隔淺流。誰分迢迢經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不復下山能借問,
更向盧家字莫愁。

按理說,這詩應該一傳十十傳百、半個天下都知道了,可是史料中沒有任何關於盧照鄰對此事的回應的記載。
或者可以說,盧照鄰都懶得發聲明解釋一下。

最後,這件事也就這麼不了了之

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直到十年後,平地一聲雷,一則新聞傳遍大江南北:

“盧照鄰自殺了。”

坊間流傳,其不堪疾病折磨、自投穎水(河南的一條河)而亡。

令人唏噓的是,他的那些老朋友沒有一位前來悼念,甚至沒人為他寫上一篇悼文

後代的專家學者研究這段歷史時發現,盧照鄰離開郭姑娘後的十年,過得異常艱辛。

他為什麼過得辛苦?又為什麼會選擇自殺?自殺前可曾對郭姑娘有一絲補償或愧疚?


寫“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大詩人盧照鄰,其實是個劈腿大渣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