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本文討論的前提是,

南華如果搬遷長沙。

如果僅僅是如果,

假設僅僅是假設的話,

那就當鹹吃蘿蔔淡操心,

一笑而過!


南華大學,

首先衡陽的南華,

其次才是湖南的南華,

中國的南華,世界的南華!

衡陽與南華的關係,

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是水乳交融,“打斷骨頭連著筋”。

長沙雖好,終究是他鄉,

衡陽稍次,這裡養育你成長。

大學搬遷,絕非兒戲,

這真的不是一場說走就的旅行!


01 南華的根本問題不是搬遷


開一代學術與自由之風的大教育家蔡元培曾說:

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

這位北大歷史上最著名的革新校長認為,“治學者可謂之大學,治術者可謂之高等專門學校”。

清華大學功勳校長梅貽琦也曾指出: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說白了,一所大學一定要有名師,要有大家,要有一批紮紮實實做學問的學科帶頭人,名師才能出高徒。

歷史上最有意義的大學搬遷莫過於北大、清華、南開先南遷長沙,再西遷昆明的壯舉,最後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可人家的搬遷是為了抗日救亡,是為了保存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

在那種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西南聯大“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培養出了鄧稼先、朱光亞、楊振寧、李政道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

相比之下,南華現在有這麼大的教學面積和這麼好的教學環境與條件,放風搬遷滿天飛,意義何在?

就為了到“娛樂之都”長沙享受更好的娛樂,住上更新的房子,拿上更高的薪水,招到更多的學生?

2019年,衡陽市GDP為3372.64億元,比去年增量326.61元,增速10.72%,居全省第4位;湘潭市2019年的GDP為2257.60億元,較去年增量96.24億元,增速達4.45%,居全省第7位。

毫無疑問,湘潭的經濟實力和城市建設落後于衡陽,可人家有兩所比較好的大學,一所是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另一所是與南華實力相當的湖南科技大學。

南華的招牌名師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灼華校長;還有一位是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姜志勝教授。

你看看人家湘潭大學,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曉平,有鍾建新、鄭學軍、李佑新、聶家旺、楊麗、李哲濤6位“長江學者”,有周益春、黃雲清、鄭學軍、湯華四位“中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

至於特聘、雙聘、外聘的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數量也比南華多得多。

湘潭大學在落後于衡陽的湘潭,能辦成一所名校,難道僅僅“偉人故里”的緣故?拼的不是實力?

何為大學之大?南華真的要好好想想。

不是搬到省會,你就真的變“大”了,那叫“走捷徑”“虛胖”。


02 遷長沙爭創“雙一流”可能是一廂情願


在公佈的第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清一色都是原“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院校。

也就是2019年11月國家教育部宣佈的:已將“211工程”和“985工程”統籌為“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

相當於把“211”和“985”轉個型,換個名。

湖南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僅國防科大(211、985)和中南大學(211、985)兩所,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的僅湖南大學(211、985)一所,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僅湖南師範大學一所(211)。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原全國“211工程”大學有124所,原“985”工程大學有 45所,進入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僅36所,進入B類的僅6所。

對於“雙非”的南華大學來說,即使公佈第二批、第三批A、B類名單,肯定也是沒戲的。

至於“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首批公佈95所,原“211”“985”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沒公佈,這個名號對南華大學來說,也基本上沒戲。

湖南“老四”湘潭大學要評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A類或B類,也基本沒戲,評“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倒有可能。

對南華大學來說,唯一有戲的是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全國首批就評了465個。

2019年,南華大學有軟件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臨床醫學、護理學等6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特別是核工程與核技術和臨床醫學衝刺“雙一流建設學科”的話,大有希望。

但是,爭創“雙一流建設學科”與搬不搬長沙關係不大,考驗的是學科的真正實力。

至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莫說搬長沙,就是搬到北京,也幾無可能,因為錯過了“211”“985”就等於錯過了“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03 傷筋動骨勞民傷財


搬家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牽一髮而動全身。

南華大學在衡陽呆了這麼多年,幾千畝的佔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建築,學生6萬餘人,教職員工和臨床教師5000多人,直屬型附屬醫院6所,更有各種設備設施、資料無數,這麼一個大攤子,到底怎麼搬?

當然,很多東西是搬不走的,比如土地和建築,能搬走的無非是器具、資料和人員。

長沙那邊容得下嗎?

即使把長沙環保職業技術學院拿下也就幾百畝的地,再把周邊的湖南職業技術學院雨花校區也拿下的話,也不夠一千畝地啊,還可以動腦筋急轉彎的就是二十三治等周邊小區,甚至打燕子嶺公園的主意。

但若要在此區域湊夠3000畝地的話,難度太大,成本太高,幾無可能,就是拿個一兩千畝,置換、拆遷、新建等,至少也得燒幾十個億進去。

錢從哪裡來?先向銀行和金融機構借,再把南華的地賣掉還。

這是一筆傷筋動骨勞民傷財的敗家子買賣。


04 搬走後兩個原校區怎麼辦

南華大學校現有本部佔地面積1378畝(獨立學院幾百畝不算),雨母新校區佔地1200畝(一期開發887.2畝),總計2578畝。如果加上獨立學院的話,大約有3000畝左右。

這個面積其實真心不小了,是個大盤子。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我們再來看看省內其他知名大學的面積,除了五六千畝以上的國防科大(6200畝)和中南大學(5886畝),普遍保持在3000畝上下:

湖南大學:3500畝

湖南農業大學:3400畝

湖南工業大學:3388畝

湘潭大學:3200畝

湖南科技大學:3107畝

長沙理工大學:2980畝

吉首大學2900畝

湖南師範大學:2700畝

如果南華大學搬走了,南華的近3000畝地用來幹嘛,開發房地產,打造湘南第一超級大盤嗎?

那對衡陽來說,將是個歷史性的城市恥辱和教育災難。


05 衡陽不能沒有南華

新中國建立後,百廢待興,國家為什麼要陸續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和334個地級行政區建立高等學府?

就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認識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重要性,在當地建大學,可以更好地為當地培養人才、為當地經濟服務,城市發展壯大了,國家也就富強了。

這是國策,也是戰略。

所以才有了較早的1958年的“衡陽醫學院”“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才有了現在的南華大學。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包括現在的衡陽師範學院,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衡陽師範專科學校;現在的湖南工學院,前身為1978年成立的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都是這個理。

雖然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人才流動成為常態,衡陽的高素質人才走出去,外面的人才引進來早已司空見慣,但在衡陽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甚至民營企業,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中很大一部分仍來自南華、師院和工學院。

這三所高等院校為衡陽高素質人才梯隊的培養和新舊交替居功至偉,如果誰搬離衡陽,都會造成衡陽建設人才相應程度的斷層,也不是外來人才和職業院校可以代替的,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大學之於城市的維繫和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06 南華也是衡陽的南華


眾所周知,南華大學最初是由原“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2000年5月合併組建而成,兩年後,原“核工業第六研究所”併入,也就成了現在的號稱是“南方清華”的綜合性大學。

原“衡陽醫學院”始建於1958年4月;原“中南工學院”的前身為“衡陽礦冶工程學院”,也是創建於1958年;原“核工業第六研究所”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

從1958年算起,南華大學迄今已有62年的歷史。

這62年,也是南華大學及其前身在衡陽紮根生長的62載歲月,22630多天。在南華的身體裡,早就融入了衡陽的血脈,刻上了雁城的印記,渾身上下都是這座城市的氣息。

可以說,衡陽與南華,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南華是衡陽的南華,不僅僅是“南華”的南華。

南華與衡陽的關係是水乳交融,“打斷骨頭連著筋”,怎麼能說搬就搬呢,哪怕是動搬的念頭都叫“頭長反骨,懷有異心”啊!

這就像一場62年的婚姻,已經金剛婚,下一步就是白金、鑽石婚了,你說要離婚另攀高枝,這不是短路嗎。


07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在衡陽市普通高等教育中,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主要有南華大學、衡陽師範學院、湖南工學院、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獨立學院)、湖南師範學院南嶽學院(獨立學院)、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私立)等六所。

普通全日制專科院校主要有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商職業學院等四所。

毫無疑問,南華大學在衡陽的高等院校中一直是坐頭把交椅;即使放在包括衡陽、郴州、永州在內的整個大湘南,南華大學也是首屈一指的。

用俗語來形容,南華大學就是衡陽和大湘南地區高等學府的 “老大”和 “雞頭”。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但是若去了長沙呢?首先,中南、湖大、湖南師大是壓在南華身上的“三座大山”;即使身處長沙省會,要把不是長沙的湘潭大學PK下去都很難;還有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工商大學,對初來乍到的南華大學也會造成一定壓迫感。

即使是南華大學最強勢的衡陽醫學院,面對湘雅、師大醫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勝算幾何?

好好的湘南高等學府老大,跑去長沙弄不好就變成了“鳳尾”,在多面夾擊中尷尬的存在。

你說省會長沙有限的優惠政策、教育資源及走馬燈的領導更換,到底向誰傾斜呢?


08 “母校”情感何處寄


自1993年高校實行並軌、1999年開始擴招以來,大學實際上已經走向“市場化”, 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2.7%的歷史高峰,2020年仍保持在40%,由此,大學每年的畢業生人數激增。

具有62年建校歷史的南華大學,究竟培養了多少畢業生可能沒有具體統計,僅從2018年的數字來分析,這個數量就挺嚇人的。

2018年,南華本部本科畢業生人數為6644名,研究生畢業人數為1138人,船山學院畢業人數為1216人,總數近9000人。

簡單的推算一下,從1958年算起,南華大學的歷屆畢業生總人數至少有20萬左右,最大年齡畢業生都已進入古稀和耄耋之年。

人只要上了一定年紀,經歷了一些風雨,因為拼搏和奮鬥被自我壓抑的家鄉情結或母校情感就會在心中重新盪漾,就想回去看看,走走。

圖書管理裡曾留下他(她)們刻苦攻讀的身影,運動場上曾灑下他(她)們奔跑的汗水,桃蹊園裡曾留下他(她)們甜蜜的初戀,臥虎山上曾響起他們的“龍吟虎嘯”,校園、課堂、宿舍、食堂曾留下他(她)們的喜怒哀樂和青春氣息……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如果南華搬遷了,母校將不再是母校,而是變成了另一座城市的陌校,比物是人非更可嘆的,是人是物非,你叫他們看什麼,到長沙看不認識的“母校”嗎?

這對一大批早畢業的老“南華人”來講,母校不存的話,將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大學最值得炫耀的不就是校友資源嗎,不就是培養了某某人才,某某人物是從該大學畢業的嗎?而母校,是這種感情的載體!


09 搬遷可能會成歷史的罪人


最後總結。

南華大學與衡陽相偎相依62載,它的存在是社會主義建設和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南華首先衡陽的南華,其次才是湖南的南華,中國的南華,世界的南華,不能說搬就搬,說走就走。

從1958年的衡陽醫學院、中南礦冶工程學院,到2000年合併初的南華大學,再到現在紅湘、雨母兩個新老校區的南華;從當初的幾百個學子、幾千個學子,再到現在的6萬餘在校學生。

南華大學是在衡陽的這片熱土上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大學之大,不在搬遷,而在名師。教育之功能,一在引領,以思想教育指導社會;二在服務,育良才效力社會。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衡陽是孕育過大思想家王船山的故鄉,是成就湖湘文化和湘軍輝煌的發祥地,是“三江合流”石鼓江山中國最好的風水城市,是經世致用開風氣之先的精神源頭,還是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湘楚重鎮和寫滿唐詩宋詞的大雁之城。

在這座文化厚重的歷史古城,南華大學理應有更好更長足的發展,理應更深更廣地融入衡陽,在未來的城市發展和經濟騰飛中發揮出區域頭牌大學應有的作用與貢獻。

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大學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就從“苦練內功”、與衡陽這座城市更好地緊密結合開始吧!

衡陽的,也將是世界的。

脫根忘源,捨本逐末,動輒搬遷,弄不好將會自傷元氣,淪為歷史的罪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南華君,三思而後行!


別讓南華大學“跑”了!9大理由告訴你要堅守衡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