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有人對比歷史上各朝代政區地圖的話,會發現明清時期今天河北、山東、河南交界處的省界特別有意思。那時候的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並不像今天這樣全部是河南省的縣,而是沿南北方向一分為二,西半部分為河南省彰德府、衛輝府,東半部分則是直隸(明朝時為北直隸)大名府,再往東是山東省東昌府,也就是說在那時候河南省北部並不和山東省接壤,在兩省中間還有直隸的大名府以一個形似“

大腳丫”的樣子橫插了一腳。為什麼明清時要這樣設置政區,是偶然形成這樣的狀態,還是有什麼特殊含義?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明清時期,今天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對比,左為明、右為清

先從這一帶的位置來看有何特殊性。

華北平原地處我國核心區域,因為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人口和耕地面積今天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在古代唐宋之前南方尚未進行大開發時這個比重就更高了。

而本文的主角、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從宏觀上看就位於華北平原的中間位置,同時又由於太行山脈和山東丘陵的存在,廣闊的大平原到了在這裡忽然被束縛成了“細腰”狀,所以又成為把華北平原分割成海河平原以及黃淮平原兩個地理單元的分界線。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的位置示意圖

這樣特殊的地形在古代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如果有較強的勢力控制了這一帶,往北的區域周圍有太行山、燕山、大海環抱,南有大河(黃河)天險作為屏障,形成較為封閉環境,很容易產生能夠動搖全國統治的割據力量。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鳥瞰圖更直觀,注意此圖右邊為北方

曹操就是憑藉這裡才有實力能夠“攜天子以令諸侯”,然後才有曹魏政權的

在東漢末期,劉備憑藉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以《隆中對》為報,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其實曹操在發跡之前,也有人給他進行過類似的“曹氏版隆中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毛玠“……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謀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攜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版本。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太有名,反而讓另一個謀士給曹操做出決定其根基的主意,被大家所忽視。這個謀士叫荀彧,他在在眾多勢力討伐董卓結束後,紛紛進入了奪地盤、擴軍隊模式的時候,勸曹操要像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分別以關中、河內為根基那樣,先打敗黑山賊(在今天河南省鶴壁市西)於毒,再謀取東郡,最後佔領、經營好兗州以及大河、濟水附近,打造、鞏固好自己的地盤。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曹魏時期經營的魏郡及廣平郡、陽平郡

他是這麼曰的:“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兗州首事,且河濟天下要地,要是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不先定。

兗州及河、濟這一帶是天下要地,就是漢高祖的關中和光武帝的河內,必須要先奪取下來,並且經營好。

後來,曹操就以這一帶為基地,在打敗了袁紹之後,又把兗州以西、大河以北以鄴城為中心的魏郡進行大力建設,正是這樣才一舉奠定了其不可動搖的地位,當魏王、授九錫,位極人臣,他兒子曹丕也才有機會奪取了漢朝的政權。

東漢時的兗州,到黑山一帶再加上魏郡也就是相當於今天冀魯豫交界處一帶。

書法家顏真卿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最主要的功績就是攻克並守住了魏郡

顏真卿在今天以書法而著稱,每個習練書法的人大概沒有一個不學習他的“

顏體”吧?但是他最厲害之處還在於能夠打仗。

安史之亂爆發時他正任平原太守,他在堅守平原之後,受到了朝廷以及周圍軍民的信任,十七個郡在同一天歸順朝廷,還推舉顏真卿為盟主,統領二十萬兵力。此時叛軍已經攻打下洛陽,顏真卿在選擇戰鬥策略時,決定配合朝廷派出的程千里在今天山西省長治壺口關的出兵,攻打下魏州後與程千里合兵一處,扼守住險要,防止叛軍北返。後來果然“不過月餘,賊必在內潰”,不過一個多月,叛軍內部潰亂。此後才 “李光弼出井陘、郭子儀自河東引兵與光弼合,祿山大懼”,從而奠定了安史之亂平定的基礎。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安史之亂中顏真卿的活動區域

藩鎮割據時最厲害“河朔三鎮”之首,就是佔據了今天冀魯豫交界一帶

安史之亂結束之後,朝廷把降將李懷仙等人封為幽州、魏博、成德三鎮節度使,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河朔三鎮”,三鎮中田承嗣的魏博(也稱天雄軍)就是在今天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地區。開始時其擁有魏博德滄瀛五州,大曆十年後又攻陷相州、衛州,在後來與朝廷和周邊節度使勢力爭伐後,最終擁有魏州、博州、相州、貝州、衛州、澶州等六州,其勢力範圍南到大河、北到永濟渠、西到太行山、東到今天的濟南西部,恰巧是佔據住了今天華北平原的中間位置,成為了“河朔三鎮”之首。他們不服從中央管理,自己隨意設置將領官員,還各握強兵,稅賦不上繳,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成為了唐代“藩鎮之患”的開始。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藩鎮割據中的魏博節度使

朝廷對這三鎮無法進行管理的原因,一方面是朝廷力量越來越弱,另一方面就是河朔三鎮佔據了今天河北省大部分區域,特別是魏博節度使更是佔據了中原通往河北的關鍵位置。

宋朝時這一帶由於沒有形成整體,被遼攻入國家內部,被迫簽定了“澶淵之盟”

從曹魏及唐朝的事例看,只有自太行山東側、東南側的相、衛二州,與再往東的黃河北部廣大地區橫向聯合在一起,力量才最強。如果東西方向沒有聯繫在一起,力量就要分散,極易被敵對勢力所攻所和滲透。

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的大名府·疆域中說道:

“……河朔之地,西接太行,北距蜚狐,東窺齊魯,南阻河為險,自古稱重鎮。蓋其形勝隱然四境之外,固不區區在疆域之間也。

唐不能分其地而併為河北路,故藩鎮擅其疆而唐以斃。宋不能分其地而併為京東西路,故契丹擅其疆而宋以削。豈盡將不強、士卒不眾哉?“

河朔之地由於其天然的封閉性,其形勢好像獨立於全國範圍之外而不是在國家的疆域之間一樣。唐朝時把它們統一劃到河北道,不能將它們(指今天冀魯豫交界處)有效的分割開,所以藩鎮就可以割據造成唐朝滅亡。宋朝不能把這些地方併到京東西路形成橫向聯繫,所以遼軍在宋朝的疆土內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造成了宋朝被迫簽定屈辱的“澶淵之盟”,國家力量由此被削弱。這不僅僅是將不強,士兵不多的原因。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澶淵之戰中這一帶被攻破

也正是因為如此,明清時期的統治者絕不能讓同一個省來控制這一區域,所以也就有了這個“大腳丫”

同樣是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大名府條:

“按元輿地圖,河北、山東、西,盡中書省所轄也,國家(指明朝)割鄴、汲以西隸河南,割濟、博以東隸山東,而大名郡衡距百四十里,縱特三倍之,北繚館陶,南深入蘭陽、儀封之間,而獨領於畿內者,何哉?要之在易制耳。”

元朝河北、山東、西是由中書省管轄的一塊廣大的地區域。到了明朝時,把安陽、汲縣劃歸河南,聊城以東劃到山東省,剩下的都歸直隸大名府,其境東西有一百多里,南北縱長是橫向的三倍,最南端深入到了蘭陽、儀封(河南開封屬縣)之間,這樣的劃分在全國來說是獨一份的,為何要這樣呢?就是因為採取這種辦法劃分省界,可以對這一帶以及附近的省容易治理、制服,不再讓它們形成一個整體,劃分為三份無法形成合力。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明朝直隸大名府的“大腳丫”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以唐朝這一帶地圖為底圖,結合魏博節度使和明朝分省,看這一區域劃分

不但這一區域分成了三部分,明朝時直隸大名府、廣平府甚至就沒有駐軍

《大明一統志》對各府州記載的目錄一般為位置、疆域、轄縣、土產、學校、名人等內容。其中在土產和學校中間一般的府縣都有個條目為“公署”,它是用來記載府州境內所設置衛所。在大名府周邊的河南省衛輝府、彰德府,山東省的兗州府、東昌府都設置了或多或少的衛所,特別是兗州府和東昌府,由於處於運河周邊,衛所數量更是多於其他地方。而記載直隸大名府以及廣平府之下的條目裡,就沒有“公署”這一欄。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河南衛輝、彰德,山東東昌、兗州等府都有駐軍

明清時,直隸伸往山東、河南兩省之間的“大腳”是如何形成的?

直隸大名府、廣平府沒有駐軍

這一點,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也得到證實:“國家引大名獨斷而為三,不設兵衛……意深遠矣。”不僅以大名府一斷為三,還不設兵衛,意義深遠啊。不設兵,就沒有力量,如果擅自動用兵力越省界,在那時的律法裡形同謀反,是殺頭的大罪。因此以不設兵的直隸大名府把有兵衛駐紮的河南省北部、山東省西部分割開來,更是一個

“神來之筆”

所以,明清時候直隸伸入河南省、山東省之間的大腳,是有深遠意義的,就是為了斷開聯繫,避免形成能夠封閉今天河北省一帶的勢力。這種做法有個名目,就是我國古代進行行政區劃設置時採取“山川形便”、“犬牙交錯”原則中的後者。

山川形便是以天然山川作為行政區劃的邊界,這種辦法比較直觀,以及符合天然山川圍合而成區域內人們的風俗傳統。但是正是由於天然山川的分割容易形成割據勢力,因此才又產生了“犬牙交錯”劃分行政區域的方式,通過人為的設定把天然山川形成的區域分割開來,削弱山川形便造成的區域內的力量,明、清時期的大名府的設置就是這個原因。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