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有人对比历史上各朝代政区地图的话,会发现明清时期今天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的省界特别有意思。那时候的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并不像今天这样全部是河南省的县,而是沿南北方向一分为二,西半部分为河南省彰德府、卫辉府,东半部分则是直隶(明朝时为北直隶)大名府,再往东是山东省东昌府,也就是说在那时候河南省北部并不和山东省接壤,在两省中间还有直隶的大名府以一个形似“

大脚丫”的样子横插了一脚。为什么明清时要这样设置政区,是偶然形成这样的状态,还是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明清时期,今天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对比,左为明、右为清

先从这一带的位置来看有何特殊性。

华北平原地处我国核心区域,因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人口和耕地面积今天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在古代唐宋之前南方尚未进行大开发时这个比重就更高了。

而本文的主角、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从宏观上看就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间位置,同时又由于太行山脉和山东丘陵的存在,广阔的大平原到了在这里忽然被束缚成了“细腰”状,所以又成为把华北平原分割成海河平原以及黄淮平原两个地理单元的分界线。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位置示意图

这样特殊的地形在古代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如果有较强的势力控制了这一带,往北的区域周围有太行山、燕山、大海环抱,南有大河(黄河)天险作为屏障,形成较为封闭环境,很容易产生能够动摇全国统治的割据力量。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鸟瞰图更直观,注意此图右边为北方

曹操就是凭借这里才有实力能够“携天子以令诸侯”,然后才有曹魏政权的

在东汉末期,刘备凭借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以《隆中对》为报,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其实曹操在发迹之前,也有人给他进行过类似的“曹氏版隆中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毛玠“……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谋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版本。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太有名,反而让另一个谋士给曹操做出决定其根基的主意,被大家所忽视。这个谋士叫荀彧,他在在众多势力讨伐董卓结束后,纷纷进入了夺地盘、扩军队模式的时候,劝曹操要像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分别以关中、河内为根基那样,先打败黑山贼(在今天河南省鹤壁市西)于毒,再谋取东郡,最后占领、经营好兖州以及大河、济水附近,打造、巩固好自己的地盘。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曹魏时期经营的魏郡及广平郡、阳平郡

他是这么曰的:“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且河济天下要地,要是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不先定。

兖州及河、济这一带是天下要地,就是汉高祖的关中和光武帝的河内,必须要先夺取下来,并且经营好。

后来,曹操就以这一带为基地,在打败了袁绍之后,又把兖州以西、大河以北以邺城为中心的魏郡进行大力建设,正是这样才一举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当魏王、授九锡,位极人臣,他儿子曹丕也才有机会夺取了汉朝的政权。

东汉时的兖州,到黑山一带再加上魏郡也就是相当于今天冀鲁豫交界处一带。

书法家颜真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最主要的功绩就是攻克并守住了魏郡

颜真卿在今天以书法而著称,每个习练书法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不学习他的“

颜体”吧?但是他最厉害之处还在于能够打仗。

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正任平原太守,他在坚守平原之后,受到了朝廷以及周围军民的信任,十七个郡在同一天归顺朝廷,还推举颜真卿为盟主,统领二十万兵力。此时叛军已经攻打下洛阳,颜真卿在选择战斗策略时,决定配合朝廷派出的程千里在今天山西省长治壶口关的出兵,攻打下魏州后与程千里合兵一处,扼守住险要,防止叛军北返。后来果然“不过月余,贼必在内溃”,不过一个多月,叛军内部溃乱。此后才 “李光弼出井陉、郭子仪自河东引兵与光弼合,禄山大惧”,从而奠定了安史之乱平定的基础。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的活动区域

藩镇割据时最厉害“河朔三镇”之首,就是占据了今天冀鲁豫交界一带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朝廷把降将李怀仙等人封为幽州、魏博、成德三镇节度使,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河朔三镇”,三镇中田承嗣的魏博(也称天雄军)就是在今天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地区。开始时其拥有魏博德沧瀛五州,大历十年后又攻陷相州、卫州,在后来与朝廷和周边节度使势力争伐后,最终拥有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等六州,其势力范围南到大河、北到永济渠、西到太行山、东到今天的济南西部,恰巧是占据住了今天华北平原的中间位置,成为了“河朔三镇”之首。他们不服从中央管理,自己随意设置将领官员,还各握强兵,税赋不上缴,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成为了唐代“藩镇之患”的开始。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藩镇割据中的魏博节度使

朝廷对这三镇无法进行管理的原因,一方面是朝廷力量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就是河朔三镇占据了今天河北省大部分区域,特别是魏博节度使更是占据了中原通往河北的关键位置。

宋朝时这一带由于没有形成整体,被辽攻入国家内部,被迫签定了“澶渊之盟”

从曹魏及唐朝的事例看,只有自太行山东侧、东南侧的相、卫二州,与再往东的黄河北部广大地区横向联合在一起,力量才最强。如果东西方向没有联系在一起,力量就要分散,极易被敌对势力所攻所和渗透。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大名府·疆域中说道:

“……河朔之地,西接太行,北距蜚狐,东窥齐鲁,南阻河为险,自古称重镇。盖其形胜隐然四境之外,固不区区在疆域之间也。

唐不能分其地而并为河北路,故藩镇擅其疆而唐以毙。宋不能分其地而并为京东西路,故契丹擅其疆而宋以削。岂尽将不强、士卒不众哉?“

河朔之地由于其天然的封闭性,其形势好像独立于全国范围之外而不是在国家的疆域之间一样。唐朝时把它们统一划到河北道,不能将它们(指今天冀鲁豫交界处)有效的分割开,所以藩镇就可以割据造成唐朝灭亡。宋朝不能把这些地方并到京东西路形成横向联系,所以辽军在宋朝的疆土内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造成了宋朝被迫签定屈辱的“澶渊之盟”,国家力量由此被削弱。这不仅仅是将不强,士兵不多的原因。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澶渊之战中这一带被攻破

也正是因为如此,明清时期的统治者绝不能让同一个省来控制这一区域,所以也就有了这个“大脚丫”

同样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大名府条:

“按元舆地图,河北、山东、西,尽中书省所辖也,国家(指明朝)割邺、汲以西隶河南,割济、博以东隶山东,而大名郡衡距百四十里,纵特三倍之,北缭馆陶,南深入兰阳、仪封之间,而独领于畿内者,何哉?要之在易制耳。”

元朝河北、山东、西是由中书省管辖的一块广大的地区域。到了明朝时,把安阳、汲县划归河南,聊城以东划到山东省,剩下的都归直隶大名府,其境东西有一百多里,南北纵长是横向的三倍,最南端深入到了兰阳、仪封(河南开封属县)之间,这样的划分在全国来说是独一份的,为何要这样呢?就是因为采取这种办法划分省界,可以对这一带以及附近的省容易治理、制服,不再让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划分为三份无法形成合力。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明朝直隶大名府的“大脚丫”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以唐朝这一带地图为底图,结合魏博节度使和明朝分省,看这一区域划分

不但这一区域分成了三部分,明朝时直隶大名府、广平府甚至就没有驻军

《大明一统志》对各府州记载的目录一般为位置、疆域、辖县、土产、学校、名人等内容。其中在土产和学校中间一般的府县都有个条目为“公署”,它是用来记载府州境内所设置卫所。在大名府周边的河南省卫辉府、彰德府,山东省的兖州府、东昌府都设置了或多或少的卫所,特别是兖州府和东昌府,由于处于运河周边,卫所数量更是多于其他地方。而记载直隶大名府以及广平府之下的条目里,就没有“公署”这一栏。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河南卫辉、彰德,山东东昌、兖州等府都有驻军

明清时,直隶伸往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大脚”是如何形成的?

直隶大名府、广平府没有驻军

这一点,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得到证实:“国家引大名独断而为三,不设兵卫……意深远矣。”不仅以大名府一断为三,还不设兵卫,意义深远啊。不设兵,就没有力量,如果擅自动用兵力越省界,在那时的律法里形同谋反,是杀头的大罪。因此以不设兵的直隶大名府把有兵卫驻扎的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分割开来,更是一个

“神来之笔”

所以,明清时候直隶伸入河南省、山东省之间的大脚,是有深远意义的,就是为了断开联系,避免形成能够封闭今天河北省一带的势力。这种做法有个名目,就是我国古代进行行政区划设置时采取“山川形便”、“犬牙交错”原则中的后者。

山川形便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这种办法比较直观,以及符合天然山川围合而成区域内人们的风俗传统。但是正是由于天然山川的分割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因此才又产生了“犬牙交错”划分行政区域的方式,通过人为的设定把天然山川形成的区域分割开来,削弱山川形便造成的区域内的力量,明、清时期的大名府的设置就是这个原因。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